[常方]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党参12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淮山药15克扁豆12克莲子肉12克生薏苡仁15克砂仁3克桔梗3克甘草6克。
健脾丸健脾药居多,侧重于补,重在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虚食积,兼有湿热之证。 组成:神曲 炒 黄连 肉豆蔻 面裹煨 使君子 麦芽 炒 槟榔 木香 猪胆汁 功用:健脾消食,清热驱虫。 主治:小儿疳积。
骨脂豆蔻汤 [主治]健脾温胃。[处方]补骨脂12克,肉豆蔻、五味子各10克,砂仁9克,仙灵脾、苍术各15克,肉桂10克,甘草8克。[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3)白术干姜汤 [主治]补气健脾。
补脾汤 [主治]久病,面黄肌瘦,头发稀少。
1、白术散 [主治]人参、白术为主药,健脾益气,以葛根益气生津,藿香、木香芳香醒脾,行气而健胃,茯苓健脾利湿,甘草益气。对于有阴津损伤之基础,而见脾胃气虚之消渴,颇为贴切。
2、锅焦丸 [主治]健脾消食。[处方]锅焦150克(炒黄)、神曲12克(炒),砂仁160克(炒),山楂120克(蒸),莲肉120克(去心),鸡内金30克(炒)。[用法]共为细末,加白糖、米粉和匀,焙作饼用。每次服6克。
3、养胃增液汤 [主治]不思乳食,口渴多饮,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舌光少苔,脉细数,***取养胃育阴。[处方]北沙参、石斛、玉竹、山药、乌梅、白芍、荷叶、芦根、甘草各适量。[用法]水煎,日1剂,分3次服。
4、理气和中之功,为治湿痰证之主方。四君子丸 功能主治:为补益剂,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1、柴胡舒肝丸 [处方]茯苓、枳壳(炒)、豆蔻、白芍(酒炒)、甘草等。[主治]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用法]口服,1次1丸,1日2次。孕妇慎用。
2、舒肝止痛丸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胸胁胀满,呕吐酸水,胃脘疼痛。治疗疾病:常用于治疗肝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疼痛、胃炎、胃溃疡等病症。
3、胃寒隐痛、爱喝热饮——香砂养胃丸。脾胃虚寒的人不但食欲差,还经常吐酸水、手脚不温怕冷,胃痛的时候喝点热水或用手按著肚子都会觉得舒服些。常用中成药,如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等都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
4、功效:健脾和胃,化瘀止痛 主治:用于脾虚气滞血瘀所致辞的急、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5、气滞胃痛颗粒:柴胡、延胡索、枳壳、香附、白芍、炙甘草。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适用于肝气犯胃证或肝气郁结证。5g/次,3 次/d ,冲服。枳术宽中胶囊:白术、枳实、柴胡、山楂。
1、苦辛通降汤 [主治]胃脘疼痛,痛及左腹,且感胀满,嗳气,吐酸,不思纳谷,脉弦,舌苔薄。[处方]川黄连、砂仁各6克,苏叶、木香、陈皮、清半夏各10克,枳壳12克,茯苓、焦楂、槟榔各15克,麦芽20克,甘草3克。
2、[做法]中脘、足三里为一组。内关、肓俞、行间为一组。每日一组交替应用,7~10天为1疗程。行间在出针时摇大大孔,迅速出针,不按针孔。其余穴位在出针时缓慢出针,急按针孔,揉按片刻。
3、消滞和胃汤即和胃汤加神曲、生炒麦芽、谷芽、莱菔子、鸡内金、焦山楂。此方主要针对饮食积滞,胃脘饱胀,胃肠蠕动能力下降者。
关于胃气不和中药处方,以及中医治疗胃气不和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