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处方 > 正文

中药门诊处方怎么看

文章阐述了关于中药门诊处方怎么看,以及中药门诊处方怎么看病历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学医的亲们帮我看下处方上有哪些中药?

薄荷连翘汤 [主治]清热解毒。[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竹叶12克,绿豆衣12克,知母12克,生地黄15克,薄荷6克(后下),牛蒡子10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营血虚滞证。四物相配,补中有通,滋阴不腻,温而不燥,阴阳调和,使营血恢复。[处方]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用法]上作1服,水2盅,煎至1盅,温服。

中药门诊处方怎么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熟地换生地,与麦冬有清热滋阴的效果,人参换党参,人参性温热换党参缓和,与生地麦冬相应。还有加减变化,估计跟个人情况有关,加了健脾消食的药物,帮助消化的山药、焦三仙。补肾虚,调气血。

楼主你好,处方上依次药名是:柴胡20克,百合50克,肉丛蓉40克(大云),枳实20克,苏梗20克,火麻仁20克,白芍20克,桂枝20克,北杏20克(杏仁),炙甘草12克,川朴20克(厚朴)。

你这处方只能在医师指定的药房调配才能配齐的,因其中有两味他们做成了散(粉)并自创了药名(木散、火散),别的药店没有的。

中药门诊处方怎么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药方子怎么看

写在中药处方药名前的字常有生、炒、炙、煅等。生 指此中药可直接使用。炒 指某种药经过清炒或加固体佐料炒到一定程度。炙 指药物加液体辅料拌炒,有降低毒性、提高疗效、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等作用。

先更正几个药名:白木应是白术(zhu),苤苓应是茯苓。这两个药物基本都要配合在一起,是调理脾胃的常用组合,前者最好是炒制的,生用可燥湿健脾,后者渗湿健脾。

一剂就是一包,一包煎成2碗或2个大半碗,早晚各一碗。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比如说嗯如果严重了就会往哪个脏器发展,它就会提前补一补,杜绝它往更坏的方向发展。你把《黄帝内经》看一看。再看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还有《伤寒论》等等这些给他弄懂了,理解这些就不在话下了。

火麻仁,补血润肠通便。虽然“蝉衣”确实也常用于鼻炎,但处方中的这味药,应该不是蝉衣,而是火麻仁。生草,是“生甘草”的简称。牛子,是“牛蒡子”的别名。

中药方子字迹实在是看不清楚,请大家帮我认认。

1、这个处方,书写得确实比较随意,潦草了些。但 还算是较为规范的行草字体。

2、凡是字迹潦草不清晰的处方都不是规范处方,扔掉即可。

3、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升麻,当归,炙甘草,杜仲,桑寄生,锁阳,黄精,破故纸,菟丝子,巴戟天,夜交藤,远志,熟地。

4、双花15连翘10赤芍10花粉7甘草5皂刺4白芷4元参7川黄连7北豆根5胡黄连5射干4川军4冬花7桑皮7桔梗7公英10地丁10作用:清热解毒,散结,止咳。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咳嗽。

5、个 金樱子50g 沙苑子40g 炒芡实50g 不老草(不老药-锁阳)40g 鸡血藤30g 黄连草(黄连祖-淫羊藿)30g;配伍尚可;可上火;可以作日常保健用;感冒和患感染***期间、便秘、血压高时不宜。

6、他们能把你的药抓的准确无比,因为早就练出了看懂医生字的本事了,你要是不放心医院药房代煎的,可以去外面的药房去抓药自己回家煎药,而且外面的药房抓药的师傅,同样看得懂,你可以让他们给你说明一下。

请中医高手帮忙看看处方和中药有没有问题,谢谢了

1、计量超大。绝非是一副药的计量,有可能是一料药的计量,即:将此方群药加工成水丸或者大蜜丸或颗粒剂等的其它剂型,按每日服用几次,每次服用多少克来使用此药。

2、此药方,按中医理论来看,主要用于治疗脾气虚衰并有少许肾阳虚弱表现的患者。通俗的说,用于治疗肠胃虚弱。这个处方是在传统处方“补中益气汤”基础上,经过加减而成的。

3、这个方子是滋阴补血活血,健脾疏肝行气,清热解毒凉血,这个方子太大了,一般方子十味左右,药太多相互牵绊太多,应当精简一些。

4、黄耆,是“黄芪”的别名。黄芪,既可以补脾气,还可以固肺卫。很常用于脾肺两虚的鼻炎患者。火麻仁,补血润肠通便。虽然“蝉衣”确实也常用于鼻炎,但处方中的这味药,应该不是蝉衣,而是火麻仁。

有张中药药方看不懂写的是什么...求看看

党参,北芪,杜仲,白芍,百合,玄参,枣仁,茯苓,金樱子,生甘草。

火炭母6 槐花6 火麻仁6 枳壳6 麦芽15 北杏10 甘草3 旦花6 郁李仁6 槟榔6 木棉花10 冬瓜仁10 ——— 药量单位为“克”。主要功效是 清热凉血解毒、理气通便、开胃消食。

这是老医生开的处方,好书法,竖版右起:酸枣仁15g 柏子仁15g 天冬20g 茯神18g 浮小麦25g 元肉20g 大枣肉15g 代赭石30捣g 桑寄生20g 海金砂30g 山萸肉10g 五剂。

加味二陈汤。能看清的有陈皮、半夏、茯苓、川芎、苍术、栀子、黄连、乌赋骨。

红花5g 黄芪45g 火麻仁30g 泽泻30g 苏子30g 丹参10g 乳香5g 没药5g 丝瓜络15g 10付水煎服。这是清代医家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加味,补气活血,治中风偏瘫、半身不遂。例如现代医学的脑梗、脑溢血后遗症。处方不赖。

党参12 麦冬15 五味子10 丹参15 柴胡10 白芍15 山萸肉12 枸杞子10 山药15 知母10 黄柏10 鳖甲10 龟甲10 仙茅10 淫羊藿10 肉苁蓉10 巴戟天12 枳实12 熟地12 秦艽4克。

关于中药门诊处方怎么看和中药门诊处方怎么看病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药门诊处方怎么看病历、中药门诊处方怎么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