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调理 > 正文

脾胃湿困中药调理方法

文章阐述了关于脾胃湿困中药调理,以及脾胃湿困中药调理方法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湿气重,如何祛湿?这些中成药辨证用药效果较好

健脾祛湿最强的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一个常见的非处方药品,主要是用于祛风除湿,同时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对湿气比较重的朋友来说有非常大的帮助。

中成药益肝灵片:较适用于湿热黄疸型肝炎。清热利湿适于肝胆湿热,症见黄疸、口苦、苔黄、尿黄者。复方益肝灵片:能滋补肝肾、解毒祛湿、降低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慢性肝炎转氨酶增高者。

 脾胃湿困中药调理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去湿中药 1茯苓 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 八珍” 之 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归脾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①文中未涉及到症状的具体用药,且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具体症状还应辨证为主。

体内有湿气对日常生活会造成一定影响,可以选择中成药来缓解湿气的侵扰。体内湿气若不及时祛除,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治疗湿热重的中成药吧,希望大家喜欢。

 脾胃湿困中药调理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平胃丸 湿气重往往人们只想到服用利湿渗水的食物或者药物,其实不然,湿气重首要责任在于脾,所以往往许多人脾虚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吃红豆薏仁之类利湿类的食物作用也不大,湿气不可能全部去除。

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1、黄疸茵陈颗粒主要用茵陈,茵陈有着清热利湿健脾的功效,中成药中再用黄芩和大黄与茵陈同用,这两味药苦寒之性非常大,能祛湿燥湿还能清热,去除体内毒气。

2、脾胃湿热,可以试着应用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有效。但要注意,别泻过了,弄成脾胃虚寒就不好了,建议中医中药治疗,去中医院脾胃病科或消化科门诊。

3、脾胃湿热,便秘严重,口臭和腹胀,提示脾胃阳气不足,脾胃被湿热困住,运化功能严重受阻。需要使用健脾祛湿的中药调理,去除脾胃湿气,恢复运化能力。

4、肝胆湿热:症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利肝胆湿热。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治疗。

5、脾胃湿热又叫中焦湿热 答一:黄柏(颗粒冲剂)10g/日,送服参苓白术散 答二: 脾胃虚寒证。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

脾胃虚弱吃中药怎样调理

1、对于脾虚的患者来说最好多吃一些大枣,因为大枣性温,味曾,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两干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甲养脾”的记载。

2、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

3、参苓白术散:由党参、茯苓、白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脾虚引起的腹胀、水肿等症状。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被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

千古脾胃第一方加减

千古脾胃第一方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例如,对于湿热型的脾胃症状,可以适量加入石膏、黄连等清热解毒的药材;对于气虚型的脾胃症状,可以适量加入人参、陈皮等能够补气益气的药材。

遂拟本方加减为治。 处方:党参5钱,连皮茯苓1两,炒白术5钱,陈皮2钱,山药1两,薏米1两,莲子肉4钱,砂蔻仁各1钱(打,后下),赤小豆5钱,黑豆5钱,桔梗2钱,商陆2钱,川椒目2钱,益母草5钱。

用人参、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益脾胃助其运化,恢复其升降之功能。我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病,包括 胃炎、胃酸过多、胃溃疡、呃逆、胃下垂、胃肠炎、肝炎 等都收到良效。

以下是桂枝汤加减调理脾胃的方法:增加茯苓、白术等药材:茯苓、白术等具有健脾化湿、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护卫益气汤(即补中益气汤之升麻、柴胡易桂枝、芍药)用于脾胃虚弱,不能顾护营卫。“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胃弱脾虚,失于纳运,水谷之资,难以化生精微。

关于脾胃湿困中药调理,以及脾胃湿困中药调理方法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