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处方 > 正文

脾虚肾虚的中药方子

今天给大家分享脾肾亏虚的中药处方,其中也会对脾虚肾虚的中药方子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简述信息一览:

脾肾虚寒的中药方?

本方温中健脾,适用于虚寒所致的胃疼。 方12 鸡内金,白糖各适量。将鸡内金焙干研末,与白糖调服,日3次,每次1--2克。 本方消食健脾,适用于胃脘部胀满疼痛。 方13 槟榔200克,陈皮,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盐100克。

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

 脾虚肾虚的中药方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方中党参、白术、黄芪、甘草益气健脾,补骨脂、菟丝子、五味子温肾补脾止虚泻,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赤石脂、乌梅涩肠止泻,木香行气消胀,白芨生肌止血。诸药合用,健脾补肾,清热解毒止泻。

莲子芡实粥: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100克,补骨脂5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山药薏苡仁粥: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健脾丸:方中涌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如上所述健脾丸适合是经常腹胀难以消化的脾胃疾病,对你针对性不强,难以收到效果。

 脾虚肾虚的中药方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附子配伍白术、茯苓:可温肾健脾、利水消肿,适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湿浊聚集之水肿、小便不利、慢性泄泻等。

脾肾阳虚有哪些处方?

1、地黄山药汤 [主治]脾肾阳虚型高脂血。[处方]干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牡丹皮9克,桂枝3克,附子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处方]黄芪30克,制何首乌15克,丹参10克,山药20克,党参15克,杜仲10克,益母草30克,当归10克,淫羊藿15克,泽泻15克。[用法]水煎,分早、中、晚3次于饭前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3、”故凡久病脾虚、中气下陷、气短乏力、大便泄泻、脾虚浮肿之人,宜用牛肉炖汁服食,或用牛肉适量与大米煮粥调料进服,这对脾胃虚弱的恢复,大有裨益。补脾肾阳虚的饮食禁忌 梨子 生梨性凉,脾虚切忌。

4、脾肾阳虚食疗方 淫羊藿(仙灵脾)茯苓炖鹌鹑。配方淫羊藿30克、茯苓30克、鹌鹑1只制法宰杀鹌鹑去毛,除去内脏,洗净后切块,与药材共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调味,吃肉饮汤。

脾肾两虚的中医处方有什么?

山药、茯苓、大枣主要是奔着脾胃去的,山药补脾的同时还能捎带补补肺和肾。杜仲、牛膝、楮实子补肝肾,这三味药对腰膝特别好。菖蒲和远志配在一起能交通心肾,心肾相交有助于睡眠,还能提高记忆力。

补脾益肾汤 【处方】党参12g,黄耆12g,萆薢12g,墨旱莲12g,茜草12g,熟地15g,小蓟草30g,炒白术9g,威喜丸(分吞)9g,炒知母6g,炒黄柏6g。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 清热 化湿。主膏淋(乳糜尿)。

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减 [主治]益气健脾,湿阳益肾。[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肉桂5克,制附子6克,生地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淫羊藿10克,车前草10克,川牛膝10克。

脾肾阳虚的中药方子

方中党参、白术、黄芪、甘草益气健脾,补骨脂、菟丝子、五味子温肾补脾止虚泻,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赤石脂、乌梅涩肠止泻,木香行气消胀,白芨生肌止血。诸药合用,健脾补肾,清热解毒止泻。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小儿泄泻脾肾阳虚泻使用方药:附子理中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合四神丸(《内科摘要》)加减。党参、白术、炮姜、吴茱萸、附子、补骨脂、肉豆蔻(煨)、焦山楂、甘草等。

中成药可以选用贞芪扶正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合用六味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3次。以上的两种就是治疗脾肾阳虚型和气阴两虚型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换上肾衰竭的病人来说很值得参考的。

关于脾肾亏虚的中药处方,以及脾虚肾虚的中药方子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