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脾虚养气血中药处方用量,以及调理脾胃气血虚的中草药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1、党参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效果,如果气血虚弱并且全身无力出现了明显症状的时候,也就可以通过党参来进行调节。党参的使用方法较多,可以快速缓解气血两虚的症状,通常进行食疗或者是泡水都能够很好的补充气血。
2、吃八珍丸也可以 党参大枣汤:党参30克,大枣20枚,水煎服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神疲乏力、饮食减少、心悸气短、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 服用党参时,不宜同食茶叶,萝卜等。
3、女人气血不足怎么调理,可以用当归来炖汤喝。当归可以和猪脚一起炖汤喝,同时也可以搭配一些其他的中草药,不仅能够起到补血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胶原蛋白,令肌肤更加的饱满有弹性。
1、阿归养血糖浆:补养气血。用于面色萎黄,头晕乏力,月经量少色淡。补血益母糖浆:具有补益气血,祛瘀生新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兼血瘀证产后腹痛。养血当归糖浆:补气血,调经。用于贫血虚弱,产后体虚,萎黄肌瘦,月经不调,行经腹痛,产后血虚。
2、八珍汤!气血双补,熟地黄、芍药、当归、川芎、人参、茯苓、白术、甘草。
3、鼓舞气血生长,陈皮理气醒脾,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温补气血的功效。主治: 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1、大枣、生姜和炙甘草 并为佐使药。 大枣甘温,可以补脾、养阴血;生姜味辛,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炙甘草甘温益气、调和诸药 。
2、当脾虚的时候,身体中会积存大量的水分无法被及时代谢出去,就会使患者出现水肿的情况。尤其是在患者的 脚踝、双足 和 小腿 部位会出现水肿现象。还有患者在 早上起床 的时间里, 眼睑 部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水肿现象。
3、.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2.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
骨脂豆蔻汤 [主治]健脾温胃。[处方]补骨脂12克,肉豆蔻、五味子各10克,砂仁9克,仙灵脾、苍术各15克,肉桂10克,甘草8克。[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3)白术干姜汤 [主治]补气健脾。
健脾丸健脾药居多,侧重于补,重在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虚食积,兼有湿热之证。 组成:神曲 炒 黄连 肉豆蔻 面裹煨 使君子 麦芽 炒 槟榔 木香 猪胆汁 功用:健脾消食,清热驱虫。 主治:小儿疳积。
[处方]黄芪30~60克,桃仁12克,熟地15克,玄参15克,白芍12克,桂枝6~12克,当归12克,牛膝15克,虎杖12克,知母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日服3次。(3)白术散 [主治]对于有阴津损伤之基础,而见脾胃气虚之消渴,颇为贴切。[处方]人参1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炙甘草3克,藿香10克,葛根20克,木香6克。[用法]制成散剂或水丸。每服6克,日3次。
【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草果(去皮)1两,干姜(炮)1两,麦糵(炒)1两半,甘草(炙)1两半,厚朴(去皮,姜制,炒)3分,橘皮3分,白术3分。【制法】上锉散。
参苓白术散 [主治]健脾、益气。[处方]人参100克、茯苓100克、白术(炒)100克、山药100克、白 扁豆(炒)75克。[用法]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2)实脾饮 [主治]温中健脾,化湿利水。
健脾丸健脾药居多,侧重于补,重在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虚食积,兼有湿热之证。 组成:神曲 炒 黄连 肉豆蔻 面裹煨 使君子 麦芽 炒 槟榔 木香 猪胆汁 功用:健脾消食,清热驱虫。 主治:小儿疳积。
[常方]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党参12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淮山药15克扁豆12克莲子肉12克生薏苡仁15克砂仁3克桔梗3克甘草6克。
骨脂豆蔻汤 [主治]健脾温胃。[处方]补骨脂12克,肉豆蔻、五味子各10克,砂仁9克,仙灵脾、苍术各15克,肉桂10克,甘草8克。[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3)白术干姜汤 [主治]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弱,健脾养元。[处方]糯米700克,山药90克,茯苓(去皮)60克,芡实90克,莲子肉90克,川椒15克,苡仁90克。[用法]共为细末。可酌加白糖温水调服,每日早、中、晚各服2匙。
脾胃虚弱的中药调理方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关于脾虚养气血中药处方用量,以及调理脾胃气血虚的中草药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常州中药处方
下一篇
哪些中药可以祛斑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