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处方 > 正文

湿热带下中药配方

今天给大家分享湿热带下病中药处方,其中也会对湿热带下中药配方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简述信息一览:

治疗肠道湿热症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白头翁秦皮汤 [主治]热郁湿蒸,滞留不去而成肠澼。清热利湿,调气理血。[处方]白头翁15克,秦皮10克,黄连8克,碧玉散15克,广木香9克,槟榔9克,海螵蛸30克,马齿苋30克,椿根皮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

清热化滞汤 [主治]湿热蕴结肠,久泄不止。[处方]白头翁、生地榆各30克,黄连5克,黄芩、木香、槟榔各10克,赤芍15克,生大黄8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病重者每日2剂。

 湿热带下中药配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方药:地榆散加减。地榆10 g,茜草10 g,焦山栀10 g,黄芩,黄连3g,三七粉6g(对服),血竭粉3g(对服)。加减:脐腹痛明显的加乌梅6g,黄柏10g;少腹痛明显的加白芍10g,防风12g,陈皮10g,炒白术15 g。

黄带的治疗

1、龙胆泻肝汤功能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可治肝经湿热***的妇女带下黄臭等证。

2、清热利湿止带。处方:黄柏9克 知母9克 猪菩12克 车前子12克(包煎)茵陈12克 丹皮9克 薏苡仁12克椿根皮12克 士茯苓15克 苦参9克 炙甘草3克加减:盆腔炎引起的黄带,参考盆腔炎的治疗。 疏肝清热利湿止带。

 湿热带下中药配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常用的方剂有:止带方、知柏地黄汤、龙胆泻肝汤等。

4、白带出现黄颜色,考虑是生殖系统炎症的情况存在的,建议需要考虑做一个白带分泌物的化验,以及妇科常规的检查,如果有炎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硝唑类的药物进行消炎治疗,有助于改善。

5、此不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之黄者,功更奇也。盖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中,更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

治疗带下病的处方有哪些?

【方名】黄带方剂一。 【组成】黄柏10克焦苍术10克椿根皮15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柴胡8克生龙骨30克牡蛎30克。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带下。

治以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药物如:白术、白药、人参、白芍、苍术、陈皮、黑荆芥穗、柴胡、车前子、甘草。

治以清热毒,除湿止带。方用止带方。药物如:猎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积极查找出血的原因,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否则,就会失去早期发现疾病的机会,错过了治疗的最好时机。

固涩止带。方用内补丸。药物如:鹿茸、菟丝子、白蒺藜、黄芪、肉桂、桑螵蛸、肉苁蓉、制附子、紫宛。治以抑肝和胃,降逆止呕。方用苏叶黄连汤。药物如:苏叶、陈皮、竹茹、黄连、法夏、乌梅、沙参、石斛。

临床上以白带、黄带、赤白带为常见。笔者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疗效满意。根据带下病的临床表现,分型为虚寒(脾肾阳虚)型、湿热(毒)型。治疗上以健脾除湿、温肾止带及清热解毒、利湿止带为基本治疗法则。

关于湿热带下病中药处方,以及湿热带下中药配方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