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 > 正文

中药炮制理论内容

简述信息一览:

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内容()

1、中药炮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研究、炮制方法研究、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研究。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

2、本文主要阐述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炮制方法、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应用文献学、实验药理学、化学、临床疗效观察、多学科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中药炮制理论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中药炮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这包括对中药炮制的起源、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整理和归纳历代中药炮制文献和经验,挖掘和整理提高炮制技术的丰富经验。

4、药性理论:研究药物的性质、功效、毒性、归经等特点,其中药物的性质包括寒热、温凉、苦甘等,功效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药材炮制理论:研究药材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原则,如炙、炒、炮、煮、砂炒等。

5、中药的炮制是以中药的理论为依据,根据中药的自身性质、制剂的异同要求以及辨证用药的需求而进行***用的一种制药技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中药材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可直接供临床应用的中药饮片的传统技艺。

 中药炮制理论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正确学习中药炮制技术

1、中药加入辅料用不同的方法炮制,可借助辅料发挥协同、调节作用,使固有性能有所损益,尽量符合临床治疗的要求。

2、由此可知,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所以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一大特色。炮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中 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方法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主要依据。

3、人们为了使用药物,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洗净、弄碎、用牙齿咬成颗粒等等,这样就有了中药炮制的萌芽。在人类长期使用中草药的过程中,积累了各种炮制的经验和方法。下面,我就详细为大家介绍。

4、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师中药炮制学笔记 煅法 煅法包括明煅法、密闭煅法和煅淬法。明煅法 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称明煅法,适用于矿物药、贝壳类和化石类药物。煅制方法有炉口煅,平炉煅,反射炉煅。

5、常用的水制法有漂洗、浸泡、闷润等,目的是清洁药物,软化药物,调整药性。漂洗是将药物置于宽水或长流水中,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或盐分。

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对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战国时代。

药性理论:研究药物的性质、功效、毒性、归经等特点,其中药物的性质包括寒热、温凉、苦甘等,功效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药材炮制理论:研究药材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原则,如炙、炒、炮、煮、砂炒等。

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药饮片的传统质量控制是以“辨状论质”的经验鉴别为基础,依据中药的“形、色、气、味、质”,判断其真伪优劣,然而这种方式主要依据老药工的经验来判断,具有主观性强、传承难度大等缺点。

它确切的概念是:中药炮制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以及药物本身性质为依据,服务于临床用药,调剂和制剂的一系列的药物加工处理方法。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临床用药理论和药物配制的需要,将药材进一步加工的传统工艺。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炮炙处理,才能更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药效。

中药炮制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和药物性质,将中药原材料经过特定的加工和处理方法,制成可以直接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的过程。中药炮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制药技术之一。

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中药药剂学(5)

1、片重差异:取20片称重,将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糖衣片、薄膜衣片应在包衣前查片芯的重量差异,包衣后不再检测。查均匀度的片剂,不必查片重。

2、普通型薄膜包衣材料 (2)缓释型包衣材料:常用中性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乙基纤维素(EC),在整个生理pH范围内不溶。

3、豆腐:能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豆腐具有较强的沉淀与吸附作用,与药物共制后可降低其毒性,去除污物。如豆腐煮藤黄、硫黄、珍珠等。土: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灶心土、黄土、红土、赤石脂等。

4、考点摘要 1 概述 1栓剂的概念【掌】 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2栓剂的分类【掌】 ***栓(直肠栓) 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等。可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

中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是

明代。明代是中药炮制理论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药炮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金元、明时期(公元1280年至1644年)时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清代(公元1645年至1911年)时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该理论的形成时期是明代。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大型的药学著作,载药1892种,其中330种记有“修治”专目;缪希雍所撰的《炮炙***》是继《雷公炮炙论》之后的第二部炮制专著。

中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是金元明时期。辽、金、元时期都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辽代以契丹族为主、金以女真族为主、元以蒙古族为主。大都是生活居住在北方。

中药炮制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至宋代(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雷公炮炙学》,作者:雷敩,南北朝,刘宋时期;载药300种,为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中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是金元明时期。知识扩展: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的基础理论主要有

1、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药饮片的传统质量控制是以“辨状论质”的经验鉴别为基础,依据中药的“形、色、气、味、质”,判断其真伪优劣,然而这种方式主要依据老药工的经验来判断,具有主观性强、传承难度大等缺点。

2、中药的炮制是以中药的理论为依据,根据中药的自身性质、制剂的异同要求以及辨证用药的需求而进行***用的一种制药技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中药材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可直接供临床应用的中药饮片的传统技艺。

3、药性理论 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四气 (一)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四气,指药物的 寒、热、温、凉 四种不同药性,又称四性。

4、中药炮制品变异 原因→①本身的性质 ②贮存的外界条件↓ 基源因素:主要包括***收,加工,包装,运输。

5、南京药学院1960年版《药材学》药材的炮制项下,水制法中收载了泡法,其基本方法与漂相同,但漂要换水而泡不需要换水,将药材放在缺中,加水盖好即可。目的主要使药材上附着的一些有机杂质在水水中发醇腐烂而除去。

6、⑤其他制法:如制霜、水飞、发酵等,其目的是改变药物原有性能,增加新的疗效,减少毒性或副作用。

关于中药炮制理论和中药炮制理论内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药炮制理论内容、中药炮制理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