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中药配方先煎后泡,以及中药有先煎和后煎应该怎么泡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麦冬,味甘性微寒,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对于慢性咽喉炎患者,麦冬能有效缓解咽喉干燥,改善喉部不适感。生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调和药性、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之效。它在中药组合中起到平衡和增强整体疗效的作用。胖大海,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润喉止咳、利咽之效。
材料:桔梗20克,甘草10克。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用。牛蒡麦冬金银花茶:材料:牛蒡子20克,麦冬15克,金银花30克,甘草10克。做法:加水适量煎汤取汁代茶,为1日量。
患有慢性咽喉炎,推荐饮用以下茶类:金银花茶: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非常适合慢性咽炎患者饮用。中草药泡茶饮:金银花+野菊花:两者结合能增强清热降火的效果。麦冬: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咽喉干燥。陈皮+桔梗:能够理气化痰,改善咽喉不适感。胖大海:清咽利嗓效果显著,常用于缓解咽喉疼痛。
药店煲中药是用高压锅。正规的药店或者医院代煎重要一般都是用密闭式压力煎药机进行煎药,也就是高压锅。基本介绍 代煎药是使用密闭式压力煎药机进行煎药,一张处方一次煎煮,根据处方帖数进行分包装。
煎中药的火候(1)大火煮开之后,用小火煮。原理请参考炖红烧肉。(2)尽量用陶瓷或瓦罐,不用不锈钢、铁锅等金属类的器皿。原理请参考炖红烧肉。(3)在不粘锅的前提下,药能碎点,尽量碎点。原理一样参考炖红烧肉。(4)除了需要偷渡上焦之外的药,尽可能温服。
怎么熬砂锅熬熬中药最理想的器具是砂锅,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次是搪瓷锅和耐高温的玻璃器皿,一定不能用铁锅、或含金属元素的锅熬制中药。药材泡一泡药材在熬煮之前泡一泡,可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出,药效会更佳。浸泡不够的话,药不容易煮透。
后下:在头煎药熬好前3-5分钟放入后下药,煎煮3-5分钟后起锅。比如:肉桂、砂仁、徐长卿、杏仁等;胶的烊化:用黄酒浸泡1小时或更长时间,黄酒盖过胶块即可,然后将胶块放入锅中,隔水蒸,直到胶块完全化成液体状,冷却后放入冰箱待用。
煎煮器具的选择:最好用陶器、砂锅煮中药,如果没有也可以用搪瓷、不锈钢锅,但不可以用铝锅、铁锅、铜锅等其他金属器皿。
第二,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为宜,尽量不要浸泡的太久,不然的话,会导致发霉变质。
病情分析: 煎中药时,经常会遇到处方上写有“先煎”或“后下”的问题。
首先,煎药时应先用大火煮沸,这称为武火,然后转为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第一煎,应在沸后用小火煮20-25分钟;第二煎则在沸后煮15-20分钟,切记并非煎得越久药效就越好。对于初次煎煮(一煎),通常需要将药物浸泡30分钟,但如果是***或果实等坚实药材,可适当延长至1小时的浸泡时间。
所谓的先煎后下,是指煎药时对药材的特殊处理方式。有些药材因其毒性较强,需要先长时间煎煮以去毒,这部分药物应先煎。而那些容易挥发且药性较易损失的药材,则应在先煎的药液中后下。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的效果存在差异。 颗粒剂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的提取液制成,便于服用,适合特定人群。 传统中药的煎煮过程对药效至关重要,其中复杂的化学反应在冲泡过程中可能无法完全发生。 因此,颗粒剂的药效可能不完全符合古典处方的预期效果。
中药配方颗粒没有传统中药效果好,颗粒一般是由单味饮片的提取液,进行干法制粒做成的。相对于饮片,它的优点在于服用方便,便于调节口感,一般适用于无条件煎煮中药的人群以及儿童。
中药配方颗粒与汤剂的效果存在差异。 配方颗粒在提取、分离和干燥过程中可能会丢失部分有效成分。 制药工艺的精细程度会影响药物的有效成分损失情况。 相比传统汤剂,配方颗粒的有效成分提取可能更为纯净,但这可能导致其效果不如汤剂显著。
然而,中药颗粒的制作成本较高,价格相对传统饮片更贵,可能不适合长期慢***患者。颗粒剂忽视了传统中药煎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能够改变药液的pH值,具有增溶、增效、降毒的作用,而颗粒剂的单味提取、混合过程可能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服用中药配方颗粒时,需注意冲服方法和剂量。
从理论上来说,中药颗粒和中药的成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煎煮服用方法的不同有可能会造成作用的差异。个人认为,中药的煎煮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单纯的水泡服是不能完全使得有效成分析出。 建议有必要的话你最好是到医院去具体咨询相关的事项,选择适合自己的服用方式,以达到最大的药效。
肯定不是直接用开水冲泡的,而是需要煎煮的。方子里如果没告诉你方法,那确实可以找中医咨询一下,毕竟药性有冲突的还有十八反十九畏呢。一般情况下,煎煮时的用水量是药材重量的三到五倍。先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然后用大火煮沸,之后转小火保持微沸状态。
你这些药,需要500毫升开水,饭后1小时服用。
--300ml即可,60度左右的水,待颗粒全部融化温度适宜时服用。
1、先煎: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如龟板、鳖甲、磁石等,因质地坚硬,难以出味,应打碎先煎,煎煮后20分钟再下其它药物,以使药性充分煎出。除此,泥沙含量大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或质地较轻而体质大的药物如夏枯草、白茅根、竹茹等,应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药汁煎煮其余药物。
2、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煎药用具: 以砂锅、瓦罐为佳,搪瓷罐次之。 忌用铜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煎药用水: 应选择洁净新鲜的水,如自来水、井水或蒸馏水等。 煎药火候: 文火: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适用于补养药等需要长时间煎煮的药物。
3、中药的煎服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煎药前需要先将药材浸泡20-30分钟,以便药材充分吸水膨胀。接着,选择适当的煎药器具,如砂锅、瓦罐等,避免使用铁锅或铝锅,以免影响药效。煎药时,先用武火快速将药液煮沸,然后改用文火慢慢煎煮,以保持药液的微微沸腾状态。
4、建议使用白开水来熬药,而非直接使用自来水。这是因为自来水可能含有氯和其他化学物质,影响药效。同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也可能与药材中的成分发生反应,降低药效。煎药顺序分药性 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药材应先煎10分钟。有些药材需要后下,即在其他药物煎煮10分钟后加入。
关于中药配方先煎后泡,以及中药有先煎和后煎应该怎么泡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中药可以调理乳腺增生
下一篇
女人肾虚喝中药能调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