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治疗感冒的中药处方,以及治疗感冒的中药处方大全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银翘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症状。其主要成分包括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和芦根。服用此方可以缓解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其配方的精髓在于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另一个常用的中药方剂是杏苏散。
2、马鞭草羌活方 - 处方组成:马鞭草30克,青蒿15克,羌活15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流行***冒。
3、黄芩6克:清热解毒,辅助治疗感冒。柴胡6克:和解表里,有助于寒热往来症状的缓解。羌活6克:祛风散寒,对于外感风寒有很好的疗效。防风10克:祛风解表,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板蓝根12克:清热解毒,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银花12克:清热解毒,有助于消除体内炎症。
4、名称:三通汤 简介 三通汤是一种中医药方,由荆芥、薄荷、桔梗、防风、前胡、甘草、生姜、大枣等中药组成。其功效为通阳道、通***、通经络,因此得名“三通”汤。是用于治疗感冒、喉咙痛、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常用药方。
风寒感冒中药方子 药方一:主要针对风寒感冒初期时缓解病情,由生姜10克,红枣5克组成。生姜是很好的驱风发汗的中药,当患者大量出汗后,会觉得头痛、腰肢酸软得到缓解。药方二:能够处理症状明显的风寒感冒,因此建立在药方一的基础上加紫苏叶10克,防风9克等 中药材 ,能更好的对应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咳嗽有痰,可选择具有发散风寒、辛温解表作用的中药。其中,荆防败毒散是一个代表性的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和甘草等。
羌活祛风散寒 羌活性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效主治: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头痛项强;祛风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肩背疼痛。用法用量:煎服,3-10g。注意事项:阴虚血热者忌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桂枝加葛根汤 适用人群:病证、体质与桂枝汤相似,但伴有项背部拘急紧缩感的人。 主要成分:桂枝汤加入一味葛根。 风寒感冒颗粒 适用人群:所有风寒感冒患者,尤其是不方便熬制中药的人。 特点:是麻黄汤、桂枝汤的加味方,药店可购得。
[处方]柴胡9克、防风3克、陈皮5克、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3片。[用法]水煎温服。水一盅半,煎七八分。头痛甚者,加川芎以祛风止痛;热 而烦渴者,加葛根以透热生津;呕恶者,加半夏以和胃降逆;湿盛者,加苍术以(2)柴葛解肌汤 [主治]用于感冒风寒,郁而化热症。
1、在治疗小儿风热感冒方面,北京市中医医院推荐了一款名为小儿清热合剂的偏方,其主要成分包括:薄荷 - 一钱五分生石膏 - 六钱知母 - 一钱五分金银花 - 三钱炒栀子 - 二钱竹叶 - 一钱板蓝根 - 三钱玄参 - 三钱鲜芦根 - 五钱使用方法是将这些药材用水煎煮,每日服用一剂,建议分3-4次服用。
2、针对风热感冒,治疗原则是辛凉解表。常用的中药方包括桑叶、菊花、牛蒡子、连翘、桔梗、芦根、僵蚕、竹叶、生甘草、香豆豉、薄荷、葱白等,薄荷、葱白需后下,其余药材先煮,水煎两次,总量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
3、配方二:鲜藿香叶20克。制法与用法:煎汤加白糖,每日服3—4次。备注:本方用于暑湿型感冒。配方三:金银花、菊花各30克。制法与用法:泡水代茶饮。配方四:桑叶5克,菊花5克,薄荷3克,苦竹叶30克。制法与用法:洗净,用开水冲泡1分钟即成。备注:本方用于风热感冒初期,头痛发热者。
4、你好,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感冒也要分寒热虚实的。 风寒感冒:桂枝汤、麻黄汤、金沸草散等都可以用; 风热感冒:银翘散; 暑湿感冒: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参苏饮; 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5、对于寒湿郁热者,九味羌活汤(如羌活、防风、细辛、白芷、苍术、川芎、黄芩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风热感冒,症状包括发热较重(可能超过35°)、轻度怕冷、口渴、咽喉干痛和咳嗽等。银翘散(如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知镇淡豆豉、牛蒡子)是常用的治疗方剂。
1、[处方]黄芪15克、防风12克、白术10克。[用法]可酌加山药12克、牡蛎10克、太子参10克等同煎饮服。(4)血虚感冒 ①荆防四物汤 [主治]疏风散寒,养血和血,故宜于血虚外感风寒之证。
2、参苏丸:适用于有咳嗽症状的气虚感冒患者。每次服6—9克,每日服3次。 党参荆防汤:适用于有恶风寒而头身疼痛以及咳嗽较轻症状的气虚感冒患者。将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下。 紫苏防风汤:适用于病情较轻或尚未痊愈的气虚感冒患者。
3、体虚感冒合剂主要由金银花、水防风、玄参、芦根、黄芪、板蓝根、桔梗等中药成分组成,具有解表散邪,益气养阴,以及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如果患者出现流鼻涕,咳嗽,浑身乏力,或者反复感冒等症状的时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体虚感冒合剂,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4、阴虚感冒,包括气阴两虚,表现为发热、口干咽痛等,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可选择加减葳蕤汤或参麦薄荷汤,前者益气养阴、疏风解表,后者则益气养阴、疏风清热。痊愈后,体虚感冒患者应通过补益脾肺之气的药品或药膳进行调理,如玉屏风颗粒,其含黄芪、白术等,具有固表和解表功效。
柴胡防风汤治感冒 [用料]10克柴胡, 6克防风, 5克陈皮, 6克白芍, 3克甘草,3片生姜。[制用法]将上药水煎2次,取汁混匀,趁热饮服。每天1剂,早晚分服。[功效]温中解表,理气止痛,散寒化痰。可治疗风寒感冒之头痛、咳嗽多痰。神仙粥治感冒 [用料]50克糯米, 7根葱白, 6克生姜。
冬防感冒“七饮” 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感冒初起时,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可减少症状,加速痊愈。蒜泥蜂蜜 将等份的蒜泥与蜂蜜混匀后,用白开水送服,每次一汤匙,每天4至6次,对治疗流感有佳效。
关于治疗感冒的中药处方,以及治疗感冒的中药处方大全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啥季节喝中药最好
下一篇
附子与其他中药怎么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