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煎中药 > 正文

中药煎之前要用水泡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煎中药前要不要加热,以及中药煎之前要用水泡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比较详细的中药煎药及服用方法

1、最好用煎药壶,其次不锈钢、铝锅,禁用铁锅。先把中药用冷水侵泡半小时,加水量要没过药大约2~3厘米左右。

2、⑥冲服:对注明需要冲服的药物,不宜入煎,应直接用药汁或开水冲服,或放入煎煮好即将服用的汤药中搅匀一并服用。服用方法:一般是煎煮一次服用一次,每次服用150~200毫升左右。最好将药物连煎3次,将3次煎煮药液混匀再煎煮浓缩到450~600毫升左右,分早、中、晚三次温服。

 中药煎之前要用水泡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先煎药:将该药煎煮10-15分钟后,再加入其它药同煎。后下药:在一般药煎出预定量时,再投入同煎3-5分钟即可。冲服药:将药物加入煎的药汁中不断搅拌溶解即可。另吞药物:用药汁和温开水吞服。烊冲药:将需要烊冲的药物敲碎再与煎好的药汁一起煎煮3-5分钟至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服药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40-8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

熬中药前要泡多久,泡的水要换掉吗

熬中药前要泡30分钟至1小时,泡的水不需要换掉。在熬中药前,将药材浸泡一段时间可以使其中的有效成分更加充分地释放出来,从而提高药效。一般来说,浸泡时间越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就越容易溶解在水中,药效也就越好。对于大多数药材来说,浸泡时间可以在30分钟至1小时之间。

 中药煎之前要用水泡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药熬之前,一般是要求要把中药先泡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并且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标准。通常中药泡完以后是要煎煮两次的,第二次煎药的用水量是第一次用水量的一半,或者是二分之一。

洗清之后药需要浸泡,至少浸泡0.5-1个小时左右,比如浸泡40分钟就可以了。浸泡的水一般要没过药物的表面,大概就是1-2指这么深,看药物的多少。浸泡半个小时以后就可以煎药了,第一煎大火开了之后煎20分钟,第二煎就是在间隔15分钟左右,二煎的药汁盛出来,这是一副药的药量。

一般中药至少要浸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再开始去煎煮这个药物,让这个有效成分能够尽量多的溶解,尽量多的有效成分能够被人体所利用。

煎中药的小细节有哪些

1、煎药前要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小时左右。以根、***、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可达2~3小时。

2、细节1:手别碰药 这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细节。买回来的中药,大多是用纸包着的,有的是用塑料袋做成的小包装。把药放进煎药容器时,许多人的手会碰到中药,殊不知,这个动作有时就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如果此时手上涂过护手霜或带有香皂的芳香气味,更是对中药的一种污染。

3、煎煮儿童中药汤剂,有的药材需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家长取药后如有不明之处,应向中药配剂师或主治医师咨询清楚。例如,先煎是将一些药物先放入药煲内煮15分钟左右,然后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煎。需要先煎的药物主要有矿物、贝壳和毒性较大的药物,前者如龙骨、牡蛎;后者如生半夏、大黄等。

你会煎中药吗

中药师介绍,大部分中药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中药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对煎煮有特殊的要求,千万别把这些特殊要求当“摆设”,否则会大大影响药的疗效,而且有特殊煎煮要求的中药也不宜交到药店代煎。

中药汤剂疗效显著、针对性强,是目前临床最主要的应用剂型,但是中药饮片煎煮不便,费时、费力,对煎具、用水、火候、煎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很多患者,尤其是刚开始服用汤药的患者往往一头雾水,那么到底怎样煎中药呢,让我慢慢道来。

包煎即把药物包裹于原色稀棉布袋子中进行煎煮。具体有:- 质地轻浮类中药:某些细小、质软、质轻不沉于水的中药材,如菟丝子、葶苈子、地肤子、蛇床子、小茴香、鹤虱等,水煎时易浮在水面上而难以得到充分煎煮,亦给过滤药汁带来困难。

先煎: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可打碎先煎30分钟,如石膏、牡蛎、鳖甲、水牛角等。有毒的药物要先煎1~2小时,如乌头、附子、商陆等,先煎、久煎可以达到减毒的目的。

中药一般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味道苦,就熬一下喽,喝咖啡还有许多人不加糖呢。最后提醒一下,心情很重要,煎药时心态要好,服药时心态更要好,中药是来帮助你恢复健康的,不是来折磨你的。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1、煎中药的正确方法(1)煎药前清水浸泡在煎药前,要先用清水把药材浸泡20~30分钟。这是因为,中药材大都是晒干了的植物的根茎、果实等,要想把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煮出来,首先就要让干巴巴的药材吸足水分,其有效成分才可能通过水这个媒介释出。

2、【答案】:(1)煎药用具: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最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疗效。(2)煎药用水:多用自来水、井水等水质洁净新鲜的水。(3)煎煮火候:有文火及武火之分。(4)煎煮方法:正确的煎煮方法是先用冷水浸泡药物30~60分钟,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

3、浸泡:煎煮中药之前首先要浸泡1h左右,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析出;煎煮:通过煎煮能使药效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药材种类、性质有关。

4、煎药前先用清水将药物浸泡,一般叶类、草类的中药可以浸泡30分钟左右,质地非常坚硬的中药,尤其是一些矿物质,可以浸泡一小时左右。浸泡完毕后即可把药物倒进砂锅进行第一煎,加水量应以超过药表面约3厘米为宜,煮沸后煎20分钟。第二煎水量酌减,滋补性中药应酌情多加水,煮沸后煎15分钟。

5、煎熬中药的步骤较多,正确的煎熬方法主要如下:煎药前:选择器皿:在煎熬中药前,需选择合适的器皿,以砂锅、瓦罐最佳,不锈钢或者搪瓷的器皿也可,但一般不使用铜锅、铁锅;浸泡中药:选择好合适的器皿后,将中药放入器皿中,加凉水浸泡,一般浸泡40-60分钟即可。

6、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时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浸泡:将中药材放入药锅中,加入足够的冷水(不宜使用开水)覆盖药材约2至3厘米,浸泡约1小时。对于富含花和草的中药材,因其吸水量大,应适当增加水量。 火候控制:通常先用急火(武火)煮沸,然后转用慢火(文火)。

煎中药需要注意什么

煎中药首先要注意火候,其次要注意先煎和后下的中药。

注意煎煮时间 煎煮时间很重要,如果没有做好这一点的话,就会影响中药药效,达不到彻底治疗疾病的结果。一般来说,中药煎煮需要进行2~3次,在头煎的时候用小火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用小火煎10~20分钟。这样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特效,帮助患者治疗疾病。

煎药时要注意搅拌药料,让药液充分煎透。每剂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二次时间可略短。有些药物需要区别对待,如先煎、后下、冲服等,中药师都会在抓药时讲明。以上就是煎中药前的一些注意事项,做好准备,才能“打赢”煎药这场大战。

在熬制中药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注意细节和技巧。有以下10个建议,可以参考: 忌时间过长或过短: 中药的熬制时间应适当控制,过短可能药物有效成分未充分煎出,过久则可能破坏药效。一般而言,熬药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在家煎中药时,火力控制是关键。应使用小火慢煎,避免大火煮沸,以保持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完整性。 煎药时间需合理安排。通常建议每剂中药煎煮30分钟左右,以确保药效充分发挥。 使用锅盖密封煎药可以增加药材中的香气成分,提高药效。同时,建议中间不频繁打开锅盖,以免影响药效。

煎煮中药注意事项时间要适宜:补药煎好后,应将头煎、二煎、三煎混合,分晨起空服或晚上睡前服用较好。一般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以免滋补中药的药效成分损失。用具有讲究:煎煮药用具应选陶瓷沙锅、瓦罐或搪瓷器皿,铁、锡、铝等金属器皿均属禁忌之列。

关于煎中药前要不要加热和中药煎之前要用水泡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药煎之前要用水泡吗、煎中药前要不要加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