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月经量少中医中药治疗处方,以及月经量少中药方特效方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1、月经量少,常需调理气血,中药治疗以滋补肝肾、养血活血为原则。常用药物有当归、熟地、川芎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一些中药方剂如乌鸡白凤丸、益母草颗粒等,它们对于调理月经量少具有显著效果。药物调理类型二:西药 西药方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制剂。
2、月经量少可以口服中成药调理,比如八珍益母胶囊、益母草胶囊,还有乌鸡白凤丸、调经益灵片,都可能会有效的改善月经量少的临床症状。但是对于月经量少的病人,最好给予相应的检查,主要了解引起月经量少的原因,才能针对性的用药,达到预期的效果。
3、如果月经期间出现了月经量少,不要紧张可进行中医调理,治疗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丸,乌鸡白凤丸,当归红枣颗粒,还要注意的是,经期不要食生冷的食物,以免造成痛经的情况。详情可以参考下文。月经不调量少吃什么中药调理好?一般会建议服用中成药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相对西药而言没有副作用。
【处方】当归(酒洗)1钱,阿胶(炒成珠)7分,半夏(制)7分,白芍药(酒炒)7分,人参7分,牡丹皮7分,川芎7分,麦门冬7分,甘草7分,桂心2分,吴茱萸(泡)2分。【功能主治】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来多来少,或逾月不来,或一月两至。
在中医典籍《回春》卷六中,有一款针对女性月经问题的经验调经汤,其配方包括当归、熟地黄、香附、白芍(经过酒炒处理)、吴茱萸(炒制后使用)、大腹皮、紫荆皮、肉苁蓉、川芎以及条芩。
血虚血滞、则月经不调,经行量少、小腹瘀痛、闭经不行;血虚头晕,则眼花、心悸,故调经之要,贵在养血;汤中牛肉味甘、性平、补脾胃、益气血、以滋养气血生化之源,营养丰富;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经枣味甘,性平,补脾和胃,养血和药,以加强牛肉,当归之功效。
步骤:将老母鸡放血宰杀,拔毛、去内脏,然后洗净、切成大块。把生姜洗净(不要去皮),再拍扁。瓦锅洗净,放进老母鸡、艾梗、生姜;加入清水。先用猛火烧开,煮约5分钟后,转换成小火煮,以水面有滚沸为度,约煮5~2小时即可。调入适量的精盐即可饮用。
月经不调量少中药药方大全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如果是由于血虚而导致的女性朋友月经量少,月经不调的现象的话,那我们就应该以养血为主。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方当中的八珍汤来缓解病情。不过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在用药上也会有着一定的差异。
桃花白芷酒 食材:桃花300克、白芷40克、白酒100毫升 做法:患有内分泌失调的女性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多用白芷来进行调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桃花白芷酒来调理内分泌以及内分泌不调所导致的脸部色斑等问题。
方子9 旱莲草、白茅根各9克 制用法:煎后去渣,再入粳米煮粥。食之。适应症:月经过多气阴两虚证 经期虚弱型别 血虚型:经期延后,经量少,经色淡红,无血块,或小腹隐隐作痛,脸色苍白、心悸失眠,周身疲乏,头晕、耳鸣,舌淡红、脉细弱、治宜补血调经。
血虚导致的月经量少,在治疗时应该***用的原则为养血和营、调经。血虚型月经量少的患者可选用的中药方剂名为八珍汤加味。其中的成分主要包括了党参、仙灵脾、山茱萸、炒白术、大白芍、黄芪、茯苓、当归、川芎、熟地、鸡血藤。
老中医治月经不调吃什么调理柴胡白芍治月经不调【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调气理血。主治月经先期、经量血多或非时出血(少量)。【偏方组成】柴胡6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麦冬10克,地骨皮10克,自茅根12克,香附10克,地榆10克。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病,中药配方有很多,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有乌鸡白凤丸、人参养荣汤、少腹逐瘀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以及归脾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还有梳理情志的如龙胆泻肝丸等,这些中药方剂可以在医生的辨证下,根据不同的证型合理应用。
当归川芎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滋补肝肾。主治月经不调。偏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经闭不用),续断9克,制香附9克,炒乌药6克,炙甘草3克,丹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偏方 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当归9克熟地10克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仙灵脾10克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关于月经量少中医中药治疗处方和月经量少中药方特效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月经量少中药方特效方、月经量少中医中药治疗处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心血管主动脉硬化中药处方
下一篇
风寒中药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