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胀肚子的中药处方怎么写,以及腹胀中药方子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处方:神曲10g焦山楂20g焦麦芽15g茯苓10g姜半夏10g陈皮10g连翘10g菜菔子10g 用法:水煎二次分服,日一剂。[第四方]主治:胆郁腹痛,右上腹痛,连到右肩背部,重时绞痛。处方:柴胡15g半夏10g白芍15g黄芩10g枳实10g大黄6g木香6g香附12g五灵脂12g双花30g茵陈30g连翘15g二丑10g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
2、[辨证方]寒 证 韩百灵:温肾扶阳汤,治胞中虚寒型痛经,妇女经期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色清稀,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尿频,白带***,面色淡白,舌质淡润,脉象沉缓无力。
3、肉桂茯苓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肉桂和茯苓组成,常用于治疗腹痛、腹泻、胃脘疼痛等症状。具体功效和作用如下:温中散寒:肉桂和茯苓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肠道的寒冷感,改善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等症状。
1、竹叶石膏汤加竹茹、柿蒂。若腑气不通,痞满便秘者,合小承气汤;若胸膈烦热,大便秘结,可用凉膈散。③气机郁滞证: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加丁香、柿蒂。④脾胃阳虚证:温补脾胃止呃。理中丸加吴茱萸、丁香。
2、治疗气机郁滞的方剂推荐六磨汤,其主要成分包括槟榔,具有破气行滞的作用;枳壳和大黄则进一步加强了通便和行气的效果。沉香能有效降气,舒缓胸闷;木香和乌药则用于调和气机,缓解疼痛。
3、枳壳汤:本方剂适用于行气消胀,治疗胸腹胀满、窜痛以及肠中积气。组成包括枳壳12克、厚朴9克、木香9克、砂仁9克、莱菔子6克、佛手9克、白术9克、神曲9克。用法为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行贺清迹气散:此方剂主要作用是行气消胀,适用于治疗腹胀和腹痛。
枳壳汤 [主治]行气消胀,胸腹胀满,窜痛,肠中充气。[处方]枳壳12克,厚朴9克,木香9克,砂仁9克,莱菔子6克,佛手9克,白术9克,神曲9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2)行气散 [主治]行气消胀,适用腹胀,腹痛。[处方]小茴香30克,陈皮15克,白蔻15克。
治疗气机郁滞的方剂推荐六磨汤,其主要成分包括槟榔,具有破气行滞的作用;枳壳和大黄则进一步加强了通便和行气的效果。沉香能有效降气,舒缓胸闷;木香和乌药则用于调和气机,缓解疼痛。
茴香红糖水 [原料]小茴香10克,红糖适量。[操作]小茴香10克,水煎取汁,加红糖适量服饮。[功效]适用于气滞腹痛。(2)砂仁橘皮粥 [原料]砂仁3克,橘皮、枳壳、佛手各6克,粳米100克。[操作]水煎,滤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适量水,共煮成粥。1日内分2次服食。[功效]适用于气滞型腹痛。
[常方]柴胡疏肝散。[处方]陈皮6克,柴胡6克,川芎4.5克,香附4.5克,枳壳4.5克,芍药4.5克,甘草1.5克。[方义]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常用的处方有丹栀逍遥散加减。第三种,痰气郁结证,就是以精神抑郁,咽部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中医称这种叫梅核气。它的主要就是病机是肝气郁滞,痰气交阻,治疗是以行气开郁,化痰散结。主要的处方有半夏厚朴汤,以这个方子来加减。虚症的治疗,第一种,心神失养证。
肝郁气滞中药方剂 解郁清肝汤 【处方】柴胡6g,酒黄芩9g,香附9g,青皮3g,银花12g,青黛0.6g,赤芍9g,牡丹皮9g。【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主要用于因怒气伤肝,气血挟郁火冲逆于上,目珠胀痛,白睛赤丝紫胀,风轮泛高,青睛表层骤起裂痕,且兼胸满胁痛,脉弦有力者。
1、枳壳汤 [主治]行气消胀,胸腹胀满,窜痛,肠中充气。[处方]枳壳12克,厚朴9克,木香9克,砂仁9克,莱菔子6克,佛手9克,白术9克,神曲9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2)行气散 [主治]行气消胀,适用腹胀,腹痛。[处方]小茴香30克,陈皮15克,白蔻15克。
2、六磨汤的简介:六磨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疏通气机、消积导滞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治疗因气机郁滞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如腹部疼痛、便秘等。 组成药材详解:沉香:具有疏解气机、温中降逆的作用,对于胸胁胀满、腹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木香:能行气止痛,常用于脘腹胀痛。
3、茴香红糖水 [原料]小茴香10克,红糖适量。[操作]小茴香10克,水煎取汁,加红糖适量服饮。[功效]适用于气滞腹痛。(2)砂仁橘皮粥 [原料]砂仁3克,橘皮、枳壳、佛手各6克,粳米100克。[操作]水煎,滤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适量水,共煮成粥。1日内分2次服食。[功效]适用于气滞型腹痛。
1、[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方剂]苍术、陈皮、厚朴、焦山楂、炒谷芽、神曲、鸡内金、莱菔子、枳实、甘草、槟榔。
2、[处方]茯苓、枳壳(炒)、豆蔻、白芍(酒炒)、甘草等。 [主治]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用法]口服,1次1丸,1日2次。孕妇慎用。如出现舌红少苔、口燥咽干、心烦失眠等阴虚证应停服。 (5)元胡止痛片 [处方]延胡索(醋制)、白芷等。 [主治]理气,活血,止痛。
3、【加减】临床若兼风寒加苏叶、姜夏;兼风热者加银花、连翘,兼暑湿加藿香、佩兰;兼发热者加地骨皮;口臭加生石膏。【出处】中药方剂大全。中药处方(二)【方名】小儿积滞方剂二。【组成】建曲6克谷芽6克麦芽6克焦鸡内金6克焦山楂9克莱菔子6克香附3克广陈皮3克炒积壳3克厚朴6克甘草5克。
4、枳实白芍散 [主治]脘腹胀满,胃痛,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处方]枳实、白芍各30克,延胡索20克,甘草10克,焦三仙、鸡内金各15克。[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15剂为1个疗程。(3)良蒲汤 [主治]胃脘痛,脘腹胀满。
5、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气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临床服用砂仁适量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 猪肚能健脾胃、补虚损。 ■黄芪内金粥 用料:生黄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鸡内金粉7克,金橘饼1个,糯米80克。 制法:将生黄芪加水煮20分钟,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即可。
1、苦辛通降汤 [主治]胃脘疼痛,痛及左腹,且感胀满,嗳气,吐酸,不思纳谷,脉弦,舌苔薄。[处方]川黄连、砂仁各6克,苏叶、木香、陈皮、清半夏各10克,枳壳12克,茯苓、焦楂、槟榔各15克,麦芽20克,甘草3克。[用法]每日1剂,浓煎取汁250毫升,分3次服。连服2周为1疗程。
2、第一个就是人参,人参补元气,补脾胃,补气作用堪称第一,补气健脾胃,脾胃强了,气的上升和下降就正常通顺,因此用人参来补强脾胃,益气。第二个是木香,木香可以行气,在古时候,医生认为木香可以通畅全身之气,让堵塞的地方都打开,而木香更重要是疏通脾胃气滞,所以选了木香。
3、行气和胃的中药方剂:名字:香附丸 构成:香附(醋制)、川芎、羌活、赤芍(炒)、熟地、黄芩(炒)、白蔻、茯苓、柴胡。功能:行气舒肝理气、益气养血。用以气血两虚气滞血瘀引发的胸闷气短胁痛、生理期腹痛、月经不调,纳食降低,晨起口苦等症。
关于胀肚子的中药处方怎么写,以及腹胀中药方子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什么中药不用煎一下
下一篇
不育可以吃中药调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