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巅顶痛用什么中药,以及巅顶头痛首选什么中药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中医认为外感风邪,内郁化火,肝阳上亢所致巅顶痛,耳部不适,热在肝胆经。可适当选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中药制成的成药。西药一般选用解热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一般感冒药里面都有这些成份。
2、巅顶痛的方药治疗 可用三才汤加牡蛎、龟甲等[2]。6 巅顶痛的针灸治疗 取百会、风池、太阳等穴为主[3]。巅顶痛者属厥阴经,加通天、前顶、太冲、涌泉[3]。7 关于头痛 头痛(headache[4][5])为病证名[6]。亦称头疼[6]。是指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5]。
3、颠顶痛,应该属于厥阴经头痛,吴茱萸汤主之。厥阴头痛有主证巅顶疼痛、干呕、吐涎沫或四肢厥冷、舌淡苔白滑、脉细迟或弦细不数。伴胸脘不适。闭闷、面色欠华、气短软弱、微出冷汗、不思食。头晕、目眩等证者均可投以吴茱萸汤加减治疗。
4、芬必得酚咖片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中枢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为原发性头痛的主要原因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内致痛因子的改变,其中主要是前列腺素的增加。
5、治疗头痛的中药有很多,简单列举几例;太阳头痛:羌活,川芎。祛风止痛,入太阳经,故可治疗太阳头痛。阳明头痛:葛根,白芷,入胃经,故可以治疗阳明头痛。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清热止痛,入少阳经,故可治疗少阳头痛。厥阴头痛:吴茱萸,藁本,散寒止痛,入巅顶,故可治疗厥阴头痛。
1、对于它的功效和作用来说就是散风驱寒,已发单太阳神经风寒湿邪渐长,同时又具有止痛的功效。对于藁本它能够起到除湿和止痛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可以去除肌肤经络兼寒湿之邪,所以可以祛风止痹痛。
2、藁本味辛、苦、微温,具有除湿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具体如下:除湿散寒:藁本香燥,可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导致的关节肌肉疼痛;祛风止痛:藁本辛温辛散,善达头之巅顶,擅长治疗太阳经头痛,也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还可用于治疗疥、癣、疝气等疼痛性疾病;镇静催眠、解痉。
3、藁本是一种中药,它的性味辛温,入人体的膀胱经,它主要有散寒、祛湿、通络、止痛的作用。临床的使用,具体如下:第用于风寒表证,因为它的性味辛温,所以有疏风散寒的作用。
4、现代药理提示藁本对中枢神经有镇定、镇静的作用,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藁本含有挥发油,有较强的抗真菌、抗炎作用;藁本含有的中性油可以增加组织耐受缺氧能力,中性油也有一定的降温作用。藁本主要功效是除风散寒、除湿止痛,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也能用于风寒引起的肢体疼痛。
5、藁本具有止痛、祛风湿、散寒解表的功效,其作用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对于头顶痛、全身痛、偏头痛也有治疗的效果,鼻窦炎、鼻炎引起的头痛也可用藁本缓解。
6、按语:藁苯性温,味辛。归膀胱经。具有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1.用于外感风寒头痛,以及巅顶疼痛,本品辛温升散,善达头之巅顶,止痛的作用,用于治风寒所致的巅顶剧痛、偏头痛、齿颊痛等症,可与白芷、川芎等合用,如神术散。
治偏头疼 处方:川芎30克,白芍、酸枣仁、葛根各15克,天麻、僵蚕各10克,白芥子、细辛各3克。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川芎12克,白术10克,防风12克,荆介8克,防己10克,当归8克,甘草5克,加绍洒一盏共煎。
白芷 将白芷研为细末,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连用7~10天。白芷芳香解表,祛风止痛,对偏头痛治疗效果较好。葛根葛根10~20克,水煎分两次服,连用10~15天。葛根发表解肌,升阳解痉,常用于偏头痛的治疗。
经行头痛的中医治疗:①血虚:养血益气。以八珍汤加减:白芍、党参各20克,川芎、甘草各10克,熟地、白术、茯苓、当归各15克、酌加首乌、枸杞子各15克。煎服。②肝火:养阴清热,柔肝熄风。
问、切,辨别偏头痛属于哪个证,比如讲要痰湿阻络,我们用一些化痰通络止痛的药物,比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痰湿引起的头痛比较好的方药。如果辨明属于肝火上炎,病人头痛、目赤肿痛、脾气较大、面部潮红、脉象比较玄、滑,可以用天麻钩藤饮或者镇肝熄风汤,可以治疗偏头痛。这是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
中药学必背知识点:考点 7本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考点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中药学记忆口诀补虚药 补气药 补气甘温肺脾归, 四参芪术药扁甘。饴蜜枣绞红景加,壅中助湿理气辅。元气虚脱吉林参,生津增智补肺脾。性味甘温高丽参,温补力强阳虚好。党参补中养血强,生津力缓慢病施。太子参用补心气,洋参性寒养阴行。脾肺气虚用术芪,止汗固表利水同。
①《药性论》:脑疳,以奶汁调滴鼻中。②《日华子本草》:治蚛牙,和牛酥摩;治腰肾冷,并助阳气,以吴茱萸苗汁调敷腰眼并阴囊。③《本草衍义》:齿缝中血出,以纸紝子蘸干蟾酥少许,于血出处按之。④《医学入门》:主痈疽疔肿瘰疬,一切恶疮顽癣。⑤《纲目》: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
温阳散寒:吴茱萸具有温性,能够温暖体内寒气,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补血驱风:吴茱萸富含维生素C、B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红细胞数量,对贫血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同时,吴茱萸也具有驱散风寒的作用。
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疏肝理气、助阳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腹脘冷痛、寒凝气滞、肝郁胸闷、五更泄泻、脾肾阳虚等症。镇痛 吴茱萸中含有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具有镇痛、利尿的功效。降血压 吴茱萸水煎剂具有降低血压、抑制血栓形成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及血栓疾病。
吴茱萸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温胃止呕:吴茱萸可以温中止呕,对于因食积不化、胃寒引起的呕吐有一定的疗效。 治疗脾胃虚寒:吴茱萸可以温阳健脾,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吴茱萸与党参合作,吴茱萸助温肝暖脾、止呕疏郁,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共同作用于胃寒呕吐、胸闷、肝寒犯胃等症。与生姜搭配,吴茱萸与生姜皆能温胃散寒止呕,适用于胃寒呕吐或因厥阴头痛而呕吐涎沫的情况。
散寒止痛:吴茱萸属于一种中药材,性质偏温,可以起到驱寒的功效,能够疏肝理气、散寒止痛,针对于寒湿体质引起的湿气肿痛有一定的调理功效。补脾益胃:吴茱萸对脾胃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能够降低脂肪,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能力,帮助食物的消化,用于缓解胃脘胀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吴茱萸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疏肝理气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泄泻、呃逆、疝气等病症。具体解释 温中散寒:吴茱萸性温,能够温里散寒,对于胃寒疼痛、泄泻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降逆止呕:吴茱萸能够降逆气,止呕吐,对于呃逆、呕吐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关于巅顶痛用什么中药和巅顶头痛首选什么中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巅顶头痛首选什么中药、巅顶痛用什么中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中药要全部煎好再喝吗吗
下一篇
解酒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