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处方 > 正文

胃肠中药方大全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肠胃中药处方,以及胃肠中药方大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治疗胃气虚证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方药:香砂六君子丸加减。脾胃气虚引起的痞满病因病机:多因素体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因饮食劳倦,饥饱失常,损伤脾胃,导致的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证候:脘腹痞塞胀满,时缓时急,伴见食欲不振,体倦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沉弱。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方药:六君子丸加减。

炒腐衣 [原料]豆腐衣75克,青菜心1OO克,笋肉5O克,水发木耳75克,糖、精盐、黄酒、清汤各适量,味精少许。[做法]豆腐衣用温水泡软,切成长6厘米、宽约5厘米的片;青菜心洗净,先剖成四片,再切成5厘米长的段;笋肉切成薄片;木耳洗净,撕成小块。

 胃肠中药方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中药处方单求解读

在中药处方中,经常可以看到药名前后标注有“炒”、“炙”、“先煎”、“后下”等字样。许多患者对这些标注的含义不够了解,往往将药材混合一起煎煮,导致药效无法充分发挥,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掌握中药处方中这些基本知识,对于协助医生治疗、确保疗效至关重要。

这个配方的功效可能包括补气养血、益肾滋阴、益心安神、润肺止咳、开胃健脾、滋阴养颜等。这个配方中各个草药的用量配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胃肠中药方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写在中药处方药名前的字常有生、炒、炙、煅等。生 指此中药可直接使用。炒 指某种药经过清炒或加固体佐料炒到一定程度。炙 指药物加液体辅料拌炒,有降低毒性、提高疗效、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等作用。常用辅料有酒、醋、蜂蜜等。

苏梗 10g 厚朴 10g 半夏 5g 陈皮 10g 赤茯苓 15g 大腹皮 10g 白芥子 10g 莱菔子 10g 降香 10g 路路通5g 通草 5g 竹茹 8g 知母 10g 麦冬 15g 山茰肉15g 5剂 有3味药不确定,无能为力了。

脾胃虚弱有哪些中药处方?

骨脂豆蔻汤 [主治]健脾温胃。[处方]补骨脂12克,肉豆蔻、五味子各10克,砂仁9克,仙灵脾、苍术各15克,肉桂10克,甘草8克。[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3)白术干姜汤 [主治]补气健脾。[处方]白术30克,干姜6克,鸡内金15克,熟枣肉250克,面粉适量。

生黄芪:黄芪不仅具有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功,常用于气虚乏力及中气下陷等症。临床上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补气健脾。而且黄芪还能够固护卫阳、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也常与白术配伍。每日常规用量,以9-30g为宜。生白术:白术是一味调补脾胃的中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之功。

四君子汤作为补益剂的代表方剂,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这四味中药组成,在用法上也主要是调理脾胃虚弱证,有着补气健脾作用。作为补益剂的典范,四君子汤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种中药配制而成,主要用于调理脾胃虚弱,具有补气健脾之效。

【中药处方】(1)陈皮半夏汤 [主治]健脾益胃,补气。[处方]陈皮、半夏各1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苍术各10克,砂仁8克(研末,冲入药汤内服),木香7克,扁豆10克,山药12克,甘草7克。[用法]水煎服,1剂分2次服。(2)骨脂豆蔻汤 [主治]健脾温胃。

大肠湿热证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常方]葛根芩连汤。[方义]本方以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可加银花、贯众清热解毒,加木通、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处方]葛根30克,黄连5克,黄芩20克,炙甘草5克。[用法]先煮葛根,水煎分2次服。[加减]若热甚者,加栀子、黄柏助其清热燥湿。

大肠湿热证:选择芍药汤或者三黄汤加减口服,包括黄连、黄柏、黄芩、白头翁、木香、炒当归、炒白芍、生地榆、白蔹、肉桂、生甘草等。脾虚湿盛证:选择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包括党参、茯苓、炒白术、山药、炒薏苡仁、砂仁、陈皮、桔梗、木香、黄连、地榆、炙甘草等。

比如,大肠湿热证,可以使用芍药汤加减,含有黄连、黄芩、白头翁、木香、当归、白芍、地榆、肉桂、甘草等中药。如果是脾虚湿蕴证,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含有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薏仁、砂仁、白芨、白芍、陈皮、桔梗、黄芪、木香、黄连、地榆、甘草等。

由大肠湿热引起的肠炎,是要对症清大肠湿热并消炎进行治疗的,如服芍药汤加减,也可以服成药如肠炎宁颗粒,或服香连片,盐酸小檗碱片,庆大霉素片等治疗。中草药可以选服黄连,黄芩,秦皮,椿根皮,石榴皮,马齿苋,白头翁等进行治疗。

治疗气滞便秘有哪些中药处方?

1、[处方]沉香2克,木香6克,槟榔10克,乌药6克,枳壳10克,大黄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气滞性便秘的患者可以用六磨汤、四磨汤、五磨饮子等治疗,也可以使用具有健脾理气、消胀作用的药物,比如枳术丸、枳术导滞丸等,有一定疏肝理气、通便的功效。也可以用六味安消、六味能消胶囊等,有较好的理气通下作用。

3、如中风、瘫痪致气滞便秘者,可用搜风顺气丸(《类证治裁》),其药物组成:生大黄12g,麻仁15g,郁李仁12g,山萸肉10g,山药10g,车前子10g,牛膝10g,菟丝子10g,防风10g,独活10g,槟榔12g,枳壳10g。

关于肠胃中药处方,以及胃肠中药方大全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