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白前中药处方,以及白前的中药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切。以水1升,渍之一宿,明旦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主治】久患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
2、【功能主治】久患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 【用法用量】以水1升,渍之一宿,明旦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
3、功效主治止咳化痰,白前辛微温,辛能散,温能祛寒,因其温而不燥,药性平缓。又入肺经,故能止咳化痰,无论寒嗽或热嗽,皆可应用。泻肺平喘,白前苦辛而微温,主入肺经。能泻肺平喘。常用于实喘等证。
4、化痰止咳:白前具有较好的化痰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症状,无论是寒性咳嗽还是热性咳嗽,都有一定的适用性。 泻肺平喘:白前能够泻肺平喘,对于实喘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下气降逆:白前能够下气降逆,对于肺气上逆导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1、白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一般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白前,但是白前毕竟不是一种食材,但是白前其实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药材,一般主要用于各种化痰止咳的药物当中,因为白前有很好的化痰作用。那么,一般白前有哪些具体的功效作用呢?别名异名石蓝、嗽药(《唐本草》)。化学成分含三萜皂甙。
2、白前,为萝蘑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中医认为,白前味辛、苦,性微温,主归肺经,具有宣肺降气、祛痰止咳的功效。本品善于降气,气降则痰涎自消、咳喘自止,为肺家咳喘要药。不论寒热,皆可配伍应用。多用于痰湿壅肺、咳嗽痰多、胸满喘息之症。
3、处方中写白前指生白前,为原药材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入药者。炙白前又名蜜白前、蜜炙白前。为白前切段,炼蜜炙后入药者。「商品名」:柳叶白前,又名南白前、空白前、鹅白前、鹅管白前,为植物柳叶白前的根及根茎。其根茎中空,细长有节,状如鹅管,故有“鹅管白前”之称。主产于江南各地。
4、白前是化痰止咳的中药,来源于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白前的干燥根和根茎,临床可以用蜜炮制后制成蜜白前使用,也可以生用。白前的性味辛、苦、微温,归肺经,功效与作用是降气、消痰、止咳,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1、中文学名 白前 别称 鹅管白前、竹叶白前、石蓝、嗽药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茎和根。性味 味辛、苦,性微温。归经 归肺经。功效 降气,消痰,止咳。主治 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2、夏枯草(学名:Prunella vulgarisL),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茎高达30厘米,基部多分枝,浅紫色。花萼钟形,花丝略扁平,花柱纤细,先端裂片钻形,外弯。花盘近平顶。
3、这是南蛇藤。南蛇藤( Celastrus orbiculatusThunb.)为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落叶藤本。单叶互生,近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带圆锯齿。花为小形腋生聚伞花。蒴果球形,橙***。花期5~6月,果期9~10月。植株姿态优美,茎、蔓、叶、果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城市垂直绿化的优良树种。
4、这是中草药前胡的全草。前胡,中药名。药用部分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的干燥根。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挖。野生或栽培。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林缘、路旁或杂林灌丛中。
白前可以泻肺降气、治肺实喘满、下痰止嗽、胃脘疼痛和咳血、咳嗽、多痰等,对于跌打损伤和胸满喘急以及肺气壅实都有一定的作用。
白前 别称 鹅管白前、竹叶白前、石蓝、嗽药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茎和根。性味 味辛、苦,性微温。归经 归肺经。功效 降气,消痰,止咳。主治 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归经】入肺经。功效主治止咳化痰,白前辛微温,辛能散,温能祛寒,因其温而不燥,药性平缓。又入肺经,故能止咳化痰,无论寒嗽或热嗽,皆可应用。泻肺平喘,白前苦辛而微温,主入肺经。能泻肺平喘。常用于实喘等证。
白前是一种中药,也被称为白术或白苦参。它主要由白前提取物制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消化系统:白前具有健脾胃、开胃消食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脘痞闷、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健脾益气:白前可以补充脾气不足,增强脾脏功能,帮助消化吸收,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和免疫力。
前人有白前汤(白前、紫苑、半夏、大戟),可随证加减选用。前胡宣畅肺气,偏用于外感咳嗽。白前泻肺降痰,偏用于痰黄气逆而致的咳喘。旋覆花下气行水,偏用于胸膈痰结坚痞,痰唾粘如胶漆。白前下气降痰,偏用于胸胁逆气、肺中痰黄的喘嗽。用量一般3克至10克。虚证咳嗽及体弱者慎用。
功能主治 虚劳咳嗽,上气壅热,咯吐脓血。5 白前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6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 古籍中的白前饮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二虚劳门]虚劳咳唾脓血(附论) 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
芜花叶白前 根茎较短小或略呈块状;表面灰绿色或灰***,节间长1~2cm。质较硬。根稍弯曲,直径约1mm,分枝少。14 鉴别 取本品粗粉1g,加70%乙醇1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
后方用紫菀、百部润肺止嗽;荆芥、桔梗、甘草、陈皮祛风宣肺,化痰利咽;白前降气祛痰,适用于外感咳嗽迁延不愈,表邪未净,或愈而复发,喉痒而咯痰不畅者。
主治 虚劳上气,咳嗽喘息不得卧。4 桑根白皮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古籍中的桑根白皮饮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二水病门]诸肿(附论) )萝卜子(微炒各等分)上为末。煮面糊为丸。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炙麻黄4克,杏仁9克,生甘草5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杏仁主要有降肺气的作用,故强无风寒外感,但凡由于肺气上逆而导致的咳嗽均可应用。这种情况,常配合旋覆花、苏子、白前、炒莱菔子、枇杷叶等同用。 润燥通肠:肺与大肠相表里,由于肺气不降而致大肠气秘、大便干结者,可用杏仁降肺气、润肠燥、开气秘而润肠通便。
切。以水1升,渍之一宿,明旦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主治】久患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
【功能主治】久患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 【用法用量】以水1升,渍之一宿,明旦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
消化系统:白前具有健脾胃、开胃消食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脘痞闷、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健脾益气:白前可以补充脾气不足,增强脾脏功能,帮助消化吸收,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和免疫力。 利水祛湿:白前具有利尿作用,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湿气,减轻水肿和湿热引起的症状。
功效主治止咳化痰,白前辛微温,辛能散,温能祛寒,因其温而不燥,药性平缓。又入肺经,故能止咳化痰,无论寒嗽或热嗽,皆可应用。泻肺平喘,白前苦辛而微温,主入肺经。能泻肺平喘。常用于实喘等证。
白前,为萝蘑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中医认为,白前味辛、苦,性微温,主归肺经,具有宣肺降气、祛痰止咳的功效。本品善于降气,气降则痰涎自消、咳喘自止,为肺家咳喘要药。不论寒热,皆可配伍应用。多用于痰湿壅肺、咳嗽痰多、胸满喘息之症。
白前是化痰止咳的中药,来源于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白前的干燥根和根茎,临床可以用蜜炮制后制成蜜白前使用,也可以生用。白前的性味辛、苦、微温,归肺经,功效与作用是降气、消痰、止咳,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关于白前中药处方和白前的中药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白前的中药图片、白前中药处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脾胃用中药调理
下一篇
中药2煎多长时间,多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