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煎中药 > 正文

中药先煎后下有哪些药

文章阐述了关于中药先煎后下怎么回事啊,以及中药先煎后下有哪些药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何谓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煎汤代水?

煎汤代水指某些药物可以先行煎煮、去渣,再以此液煎其他药。

在中医学中,先煎是指将入汤剂中的一些药物在未加入其他药物之前先行煎煮。例如,一些矿石和贝壳类药物由于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因此需要先打碎并单独煎煮30分钟,然后再将其他药物加入同煎。 后下是中药学术语,指的是一种煎药法。

 中药先煎后下有哪些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下:即缩短煎煮时间。包煎:花粉、细小***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另煎:少数价格昂贵的药物须另煎,以免煎出有效成分被其它药物的饮片吸附,如人参、西洋参等。此外,据临床治疗需要也可另煎。烊化:即溶化或熔化。

煎汤代水:对于质地泡松、用量大或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葫芦壳、灶心土等。

包煎适用于那些含粘液质较多、富含绒毛或体积微小的药物。这些药物应装在纱布袋中,以免煎煮时粘附锅底或***咽喉。 烊化(溶化)胶类和蜜膏类中药,如阿胶,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煎,以免影响其他成分的提取。应先将这类药物溶化,然后加入已煎好的药液中。

 中药先煎后下有哪些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药为何要先下、后下?什么中药要先下、后下?

1、中药的煎煮指示上,常会出现“先煎”、“后下”的字眼,这是什么意思?“先煎”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增加某些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的毒性;而“后下”,则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所以应严格遵照中药师的煎药指示。

2、先下:指某些药物煎煮时不与其它药物同下,而提前煎煮。如矿物类、介壳类药物,石膏、代赭石、牡蛎、鳖甲等,质重而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应打碎先煎,约煮十分钟后再下其它药物。

3、所谓物尽其用,煎药也是一门学问,煎药不仅仅讲究的是先煎后下更还有火候与盛器。中药煎煮的器物一般砂锅为最好,钢铁制物品次之,塑料类物品完全不能使用,古人曾经说过煎煮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一语道出煎煮方法的重要性。

中药千万别煮错了,先煎、后下对汤药的效果影响很大,还应该注意什么...

先煎:一般在煎其他药物前先煎30-60分钟左右再放入其他药物。如一些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贝壳类、角甲类等中药宜先煎30分钟,如生石膏、龟板、水牛角等,若能适当粉碎,更容易煎出有效成分。另外一些有毒药如附子、乌头、商陆等,则需要先煎1小时乃至更长时间。

喝中药需要注意:(1)煲药时长,一般半个小时,煲的时间太长没药效,太短药效发挥不出来。(2)水量,两碗水煮成一碗水,没必要煮成浓浓的,浓缩只会越来越苦不会是精华。(3)候,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4)药材的先后下,部分药材需要先下或者后下的请按照说明。

后下的药物包括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檀香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等,通常应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锅。

这些药物不仅需先煎,而且还应打碎,这样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来。另一类是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如生附子、生半夏、生乌头、马钱子等,这些药物煎的时间长一些可以减少其毒性。“后下”是为了缩短煎煮中药的时间,减少因长时间煎煮所造成的有衡源薯效成分散失,主要针对那些有效成分易破坏的中药。

关于中药先煎后下怎么回事啊,以及中药先煎后下有哪些药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