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龙胆草15克,黄芩10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10克,车前子9克,当归10克,生地、甘草各9克。[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5)附子肉桂熟地汤 [主治]益肾固精。适用于肾气不因所致的***。[处方]附子、肉桂各6克,熟地、山萸肉各9克,茯苓10克,泽泻、山药各12克,丹皮10克。
河车大造丸 [主治]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肾阴虚证,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 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处方]紫河车100克,熟地黄200克,天冬100克,麦冬100克,杜仲(盐炒)150克等。[用法]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 次。
滋肾治眩汤 [处方]山茱萸、山药各15克,茯苓、泽泻、牡丹皮、五味子各10克,熟地黄、磁石各20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功效]补益肾精。
菊花、绿豆、蒲公英、黄连、薄荷、荷叶、金银花、石膏、栀子、黄芩等中药具有清热去火的功效。由于人体火气有虚实、内外之分,不同类型的火需用不同的方剂治疗,去火药物需适量使用。 中药清热药主要分为五类: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
归芍地黄丸,中药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具有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滋阴养血,柔肝补肾之功效。主治肝肾两虚,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本方由8味药组成。方中重用熟地黄为君药,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为补益肝肾精血之要药。
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 营养 不足,均可使脾气散精无源而致本证,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肝脾阴虚 中药 方,希望能帮到你。 肝脾阴虚中药方 心阴虚 【症状表现】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虚烦,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
在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闷热的因素,人体很容易出现内热过重的情况,除了外部环境因素之外,还有可能是错误饮食以及情志不畅等因素造成的,这时候就需要清虚热了,清虚热是中医学上的一个专业名词,现在清虚热的方法有很多,最为常见的是饮食清虚热,下面教大家***用中药清虚热的方法。
柴胡根能搭配的东西很多,而且效果也不一样。以下简单举个例子。如果是风热感冒。那么就用柴胡根搭配黄芩。它可以疏风解表,清热消炎。
功用说明: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等功效,适用于风湿痛、骨节酸痛、黄疸及潮热等症。一般用量:一钱五分至三钱,煎服。
秦艽是一种性质微寒,能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祛风除湿的中药材,舒筋活血霍叔通经络以及清热利尿,是它入药以后的主要功效,在临床上,它对人类的风湿骨痛和大便带血以及黄疸,还有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等症,都有十分明显的治疗作用。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主风湿痹通痛;筋骨拘挛;手足不遂;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黄疸。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①《本经》: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②《别录》: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
中药秦艽为祛风湿热,秦艽的功效有,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秦艽的作用有:第一,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挛急,骨节酸痛,不论是寒热新久均可以配伍应用,其性偏寒,兼有清热的作用,所以对热痹尤为适宜。第二,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拘挛,舌强不语者,单用大量水煎服即可奏效。
《 饮片新参 》王一仁:“浮小麦,色淡黄,多空壳。甘淡平。止虚汗盗汗,生津液,治劳热骨蒸。”《 现代实用中药 》;“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得配本草 》:“浮小麦,甘,凉。除骨蒸虚热,止虚汘盗汘。水淘浮起者。焙用。”《 本草备要 》:“浮小麦:(即水淘浮起者)咸,凉。
秦艽鳖甲汤加减:地骨皮、柴胡、鳖甲各9克,秦艽、知母、当归各5克,青蒿3克,乌梅2个,水煎服。汗出多者加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者加制首乌、熟地补益精血,口干舌红绛者加麦冬、天花粉生津清热。 结核病人适用。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菩提树 菩提树对修行之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助力。因为它可以帮助修行之人驱除杂念,变得超凡脱俗。传说佛陀释迦摩尼当年就是在一棵菩提树下潜心打坐,七七四十九日后顿悟成佛的。而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相传手中的法宝也是菩提树。
浮小麦:治自汗,盗汗,骨蒸劳热。 【用量用法】 中药30~60g,水煎服;外用小麦面适量,调敷烫火伤处。 【宜忌】小麦面畏汉椒、萝菔。 未成熟小麦还可入药治盗汗等;小麦皮治疗脚气病 药用 燕麦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防治大肠癌、防治心脏疾病的医疗价值和保健作用,已被古今中外医学界所公认。
归芍地黄汤1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组成】生地归身白芍药枸杞丹皮知母人参甘草地骨皮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血益气,滋阴清热。 【主治】血虚咳嗽,盗汗自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或弦数。
团鱼丸 【来源】《普济方》卷二三六引《经效良方》。 【组成】贝母前胡知母杏仁柴胡各等分团鱼1千克 【用法】前五味与团鱼同煮,候鱼熟,除去鱼头不用,取肉连汁食之;再将药滓焙干为末,用团鱼裙甲及骨煮熬至150毫升,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黄耆汤下。
石膏 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质硬石膏族石膏,主含水硫酸钙,全年可***,***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研细生用或煅用。性味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功能主治: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中药天冬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肾经。本品甘润补,苦泄降,寒能清,入肺、肾经,为清滋滑润之品。既润肺止咳、清肺降火,又滋肾养阴、生津止渴,还清润肠燥而通便,善治阴虚火旺诸证。 功效:滋阴降火,清肺润燥,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1)肺热燥咳,顿咳痰黏,劳嗽咯血。
青蒿、地骨皮的性能、功效、应用:青蒿:味苦、辛,性寒。主归肝、胆、肾经。本品辛香透散,苦寒清热,但辛不伤阴,寒不伤中,味苦不燥,善清肝胆和血分之热,尤能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为治阴虚发热要药。功效: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
清骨汤刘国锐结合20多年经验创造的,是一种由10种中草药制成中药,主要治疗骨科类疾病,到目前为止,治愈了万余例骨髓炎、骨质增生和类风湿等骨疾患者。
清骨汤是一种由10种中草药制成中药,治愈了万余例骨髓炎、骨质增生和类风湿等骨疾患者,是刘国锐中药和自己 20 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研制出来的。
清骨汤,中成药名。配方由地骨皮、丹皮、沙参等组成。药品名称 清骨汤 主要适用症 妇人不孕,口干舌燥,骨蒸夜热,遍体火焦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处方来源 《辨证录》卷十一 清骨汤 【药物组成】地骨皮1两,丹皮5钱,沙参5钱,麦冬5钱,玄参5钱,北五味子5分,金钗石斛2钱,白术3钱。
清骨汤是中药,对骨科类的疾病很有效,骨髓炎既能痊愈,给很多骨髓炎的人带来了福音。
清骨汤是中药,由10种中草药制成,对骨科类的疾病很有效,有瘘管的能使瘘管自行愈合,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溶解血栓的作用。
关于骨蒸中药处方,以及中医 骨蒸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肝肾亏损腰酸背痛中药处方大全
下一篇
煎中药壶一般买几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