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处方 > 正文

伤气中药处方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伤气中药处方,以及伤气中药处方组成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中药五味子的功效

1、中药五味子治久泻不止。 五味子味酸涩性收敛,能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可与吴茱萸同炒香研末,米汤送服,如五味子散(《普济本事方》);或与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同用,如四神丸(《内科摘要》)。 中药五味子治久咳虚喘。五味子味酸收敛,甘温而润,能上敛肺气,下滋肾阴,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

2、功效:益气生津、收敛固涩、补肾宁心。作用:适用于久嗽虚喘、遗尿尿频、梦遗滑精、久泻不止、津伤口渴、自汗盗汗、口干作 五味子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

伤气中药处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分布东北、华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酸,温,无毒。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4、五味子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一定宁心安神、益气生津等作用,泡水适量饮用对于人体治疗失眠具有一定作用,因为五味子以酸味为主,有一定的宁心除烦的作用,用它泡水对轻度的失眠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但毕竟五味子主要作用不是治疗失眠的,对于失眠只能起辅助治疗的作用,但对重度失眠患者效果不好。

卫表证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常用方剂:甘露消毒丹。常用中药:飞滑石、绵茵陈、淡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霍香、射干、连翘、薄荷、蔻仁。

伤气中药处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风寒束表证 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风热犯表证 方剂: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本方早见于《世医得效方》卷九,名苍术散,治证相同。《中华...玉屏风散 风邪所袭,卫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自汗恶风。治宜益气扶正,固表止汗。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

燥湿利水:用治脾虚湿盛的腹胀泄泻、肢体浮肿、面色苍黄、神疲肢冷、水肿;脾肾虚寒显著者;水湿内停,结为痰饮,胸胁支满,头眩者;3肌表止汗:用治脾胃虚弱,肌表不司而自汗、小儿病后食欲不振,体弱自汗者;阳虚自汗,又易感冒者。4安胎:用治胎动不安证。 2甘草性味:甘,平。

牡蛎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牡蛎,麻黄根,黄芪,浮小麦四个药组成。方中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涩止汗。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麻黄根甘平,功专止汗。浮小麦甘凉,专入心经,养心气,退虚热,止自汗。四药共奏敛阴止汗,益气固表的功效。

请中药名医来看看这个方子

1、处方如下:元芩15g、当归20g、大黄10g、苦参20g 苡仁30g、赤小豆15g、石膏30g、生地30 石斛15g、无梅10g、元柏20g、寸冬20g、穿心莲15g、虎杖20g、山药白术25g 茜草15g、菟丝子枸杞20 本方功效:清热养阴,燥湿解毒,凉血活血,补肾健脾。

2、茯苓、白术、黄芪健脾祛湿,麦芽、谷芽、焦山楂消食和胃,制枣皮、桑寄生补益肝肾,蔻仁、法半夏、陈皮理气燥湿,败酱草、马齿苋、车前子清热祛湿,山药、条参补脾益气。总而言之,本方作用主要是清热祛湿、健脾补肾、消食理气。

3、此方健脾益气、行气化痰。此方由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组成。加黄连、枳实清肠道湿热,瓜蒌化痰止咳,炒麦芽、炒谷芽消食化滞。治疗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用于治疗气虚痰饮,呕吐痞闷,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煎煮时记得加几片姜皮增强药效。

4、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元胡,香附,枳壳,黄柏,黄连,黄芩,藁苯,党参,枝子.此方所用药物苦寒太过。舌苔不一定能去,反倒会加重阳痿。熟地.杞子,山药,山茱萸,鹿角胶,杜仲,菟丝子,肉桂,附片,生地,甘草.所用右归丸之意,用于阳痿还是可以的,而且对低血压也会有帮助。但是的确会加重你的舌苔。

5、这个方子主要是用来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其中鹿角霜和黑附片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它们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其他药物的作用如下:蛇床子、羌活、独活:这些药物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清暑益气汤

1、清暑益气汤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2、西洋参5g,石斛15g,麦冬9g,黄连3g,竹叶6g,荷梗6g,知母6g,甘草3g,粳米15g,西瓜翠衣30g。

3、本证多由暑热伤津所致,治疗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为主。方中以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合西瓜翠衣清热解暑,共为君药。荷梗可以解暑清热,又可理气宽胸;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其功专于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泻火;竹叶清热除烦,为佐药。

4、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关于伤气中药处方和伤气中药处方组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伤气中药处方组成、伤气中药处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