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处方 > 正文

发热咳嗽出汗中药处方

今天给大家分享发热咳嗽出汗中药处方,其中也会对发热出汗咳嗽是什么原因分析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简述信息一览:

感冒咳嗽的中药方

[处方]黄芪15克、防风12克、白术10克。[用法]可酌加山药12克、牡蛎10克、太子参10克等同煎饮服。(4)血虚感冒 ①荆防四物汤 [主治]疏风散寒,养血和血,故宜于血虚外感风寒之证。

玄麦甘桔泡水止咳化痰 功效:润肺生津,止咳化痰。方中玄参,麦冬清养润肺,桔梗化痰止咳,生甘草益气培中,适宜于肺阴不足,喉痒干咳无痰,口渴咽干等症调理。药物配伍:玄参,麦冬各5克,桔梗3克,生甘草5克。制法:上药共研为粗末,和匀过筛,制成1包。

发热咳嗽出汗中药处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桑菊饮宣肺止咳之力强,是主治风热咳嗽轻证的常用方。对于风寒咳嗽,不宜使用。不宜久煎。 若气粗似喘,可加石膏、知母以增强清肺之力;肺中热甚,咳嗽痰黄,可加黄芩、桑白皮以清肺止咳;口渴者,可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肺热咳甚伤络,咳痰夹血者,可加茅根、藕节、丹皮以凉血止血。

中医治疗感冒发烧的药的成分有哪些?

1、麻黄、生石膏、柴胡、黄芩、板蓝根、银花、羌活、苏叶等十二味中药可以在驱除外来寒邪的同时清除内热,大多数感冒发烧病人三服药就能治愈。

2、消炎退热合剂是由陕西中医学院制成的一类中成药,顾名思义就是消炎、退热、消肿,其中主要成分是蒲公英这类中药,主要是用于呼吸道感染发炎、咽喉炎、感冒的情况,也可以配合其它消炎药一起服用,药性比较温和,副作用较少。建议服用此药物的患病人群详细参考说明书服用。

发热咳嗽出汗中药处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治各型感冒 处方:香附、葛根、赤芍各10克,紫苏7克,白芷、川芎、陈皮、升麻各6克,甘草、麻黄各3克。 四季加减:春加荆芥,夏加藿香,秋加黄芩,冬加金银花。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中医治疗风寒束表症引起的发热有哪些药方?

【中药处方】(1)风寒束表症。①杏苏散 [主治]外感凉燥症。[处方]苏叶10克,苦杏仁9克,法夏9克,云苓12克,陈皮6克,前胡9克,桔梗8克,枳壳6克,生姜3片,大枣6枚,生甘草3克。[用法]将上药放入砂罐中,加水适量,煨煎至浓汁,去渣。1日1剂,分3次饮服。

[常方]苏羌达表汤 [方义]紫苏辛、温。入肺、脾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防风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杏仁性温、味苦。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感冒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就是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风寒束表症 ①苍耳子饮 [原料]苍耳子12克,辛夷15克,白芷30克,薄荷2克,茶叶2克。[做法]将以上原料研为细末,加适量水煎汤,去渣留汁。每日分2~3次饮用。[功效]适用于风寒束表症。②神仙粥 [原料]糯米100克,葱白7根,生姜15克,食醋30毫升。

感冒发烧药方

桂枝汤是药方的名字,这是医圣张仲景的方子。张仲景最大的贡献是写了《伤寒杂病论》。这是这个方子的出处。药方的组成 桂枝9克,白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3枚。主治病症是 发烧,怕风,有汗出,头疼,鼻鸣,干呕。舌苔是白的,不口渴。脉象是浮缓,或者是浮弱。

感冒西医治疗方法目前,治疗感冒的药物有数十种,常用的有康泰克、康得(重感冒配方),复方阿司匹林(即apc)、速效伤风胶囊、快克、感冒通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复 方阿司匹林和康泰克。复方阿司匹林的抗感冒效果良好,其多种剂型也给患者服用带来方便(请按说明书使用),尤其是其价格低廉,适合广大普通消费者使用。

麻黄、生石膏、柴胡、黄芩、板蓝根、银花、羌活、苏叶等十二味中药可以在驱除外来寒邪的同时清除内热,大多数感冒发烧病人三服药就能治愈。

感冒期间缓解感冒的偏方 可用贯众10克,板蓝根或大青叶12克,生甘草3克煎服,每天一副。室内可用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10毫升,加水1-2倍,稀释后加热熏蒸2小时,每天或隔天一次,作空气消毒以预防 传染 。

感冒的中药方子

藿香正气散 [主治]治伤寒头疼,增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泄泻,常服除山岚瘴气。[处方]藿香10克,紫苏5克(去梗),厚朴(姜制炒)、茯苓(去皮)、陈皮、白芷、半夏(汤洗七次)、桔梗(去芦)、大腹皮、白术,各5克,甘草6克(炙)。

阴虚感冒 [治法]滋阴解表。[常方]葳蕤汤加减 [方义]方中以白薇清热和阴,玉竹滋阴助汗;葱白、薄荷、桔梗、豆豉疏表散风;甘草、大枣甘润和中。阴伤明显,口渴心烦者,加沙参、麦冬、黄连、天花粉清润生津除烦。

②参苏丸 [主治]疏风散寒,祛痰止咳。适用于气虚型感冒。[处方]党参75克,紫苏叶75克,葛根75克,前胡75克,茯苓75克,半夏(制)75克,陈皮50克,枳壳(炒)50克,桔梗50克,甘草50克,木香50克。[用法]上11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30克、大枣30克,分次加水煎煮,滤过。

而烦渴者,加葛根以透热生津;呕恶者,加半夏以和胃降逆;湿盛者,加苍术以(2)柴葛解肌汤 [主治]用于感冒风寒,郁而化热症。表现为无汗头痛,身发热重,目痛鼻干,心烦不眠,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孕妇口干咽痛病可用润燥安胎汤:熟地、生地、山萸肉、麦冬、五味子、阿胶、黄芩 、益母草。该方为明未清初一代名医傅青主治疗妊娠口干咽痛的药方。此方有补肾补肺而兼安胎,可为孕妇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借鉴之用。有的人患感冒不愿吃药时,可用酒浴法。

肺热证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处方]生石膏30克,条黄芩10克,地骨皮、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用法]水煎服。(5)竹叶石膏汤 [主治]适用于消渴病胃热炽盛,消谷善饥者。[处方]竹叶15克,石膏30克,麦门冬15克,半夏9克,人参、炙甘草各5克,粳米15克。

[常方]麻杏石甘汤。[方义]本方重用辛寒之石膏,合麻黄共奏清里达表,宣肺平喘之效;杏仁、甘草化痰利气。[处方]麻黄(去节)9克,杏仁(去皮尖)9克,甘草(炙)6克,石膏(碎绵裹)半斤18克。[用法]上4味,以水7升,煮麻黄,减2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1升。

降燥润肺汤:用于糖尿病燥热伤肺者。方中石膏、知母清肺热,地骨皮、天门冬等药物降燥润肺。(5)竹叶石膏汤:适用于消渴病胃热炽盛,消谷善饥者。方中竹叶、石膏清胃热,麦门冬、人参等药物养阴生津。(6)生津止渴汤:适用于阴虚燥热证的消渴病患者。

中医有一方剂名叫清骨散,其方具有养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消瘦、唇红颧赤、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亦可用于肺结核潮热盗汗的患者。该方是由青蒿、鳖甲、地骨皮、秦艽、知母、银柴胡、胡黄连、甘草组成。

加减桑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主治]泻肺热,化痰。[处方]桑白皮15克,知母lO克,地骨皮12克,栀子10克,桔梗12克,青皮10克,陈皮6克,青黛3克(冲),蛤壳2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止咳川贝枇杷露 [主治]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关于发热咳嗽出汗中药处方和发热出汗咳嗽是什么原因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发热出汗咳嗽是什么原因分析、发热咳嗽出汗中药处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