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煎一升中药,以及煎中药多少量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根据药物的品种而定,在煎药前应先将中药在冷水中浸泡20-30分钟。
首先是工具的挑选,应该选择砂锅、不锈钢锅、陶瓷锅或者自动煎药壶; 忌用铁、铝、铜等材质的工具,因为容易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影响疗效或出现毒副反应 。煎药前,用清水将中药浸泡30-40分钟,便于有效成分析出。需要注意的是, 草药不需要清洗 ; 浸泡结束后,更不能把水倒掉 。
“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在煎药时要注意火候,先大火煎开,然后改为小火继续煎熬,大概煎熬30分钟左右,然后再关火,将药汁从器皿中倒出,加入适量的水,再进行第2次煎药,先用大火再改为小火熬制20到30分钟左右。煎中药注重药效:煎药方法不同,中药药效不同。
北京地安门中医门诊部中医主任医师表示,婴幼儿年龄小,胃容量也小,而且大多数中药味道苦,孩子不喜欢吃,因此在为孩子煎制中药时需要把握的原则是煎的量少而浓,每副汤药可以煎30「40毫升。一般3次口服。的量少而浓煎量少而浓,每副汤药可以煎30~40毫升。一般3次口服。
首先要选好锅,熬中药最好的锅就是砂锅或搪瓷锅,现在还有一些人使用铝锅,严重来讲,这是不符合标准的。而铁锅是最不适宜熬中药的。 要注意加水的量,应当掌握好用水量,太多,就会延长熬药时间,当然也会影响到一些不宜久熬药物的药效。
要选用纱布包好,才能煎煮。一般的中药均需分煎2次(头煎和二煎),有人早晚各煎1次,随煎随服,有人连煎2次,将药液兑混在一起,分2次服用。煎煮中药的要求,应结合地区、季节及家庭的具体条件,还要遵照中医师的嘱咐,以保证中药得到合理的应用,发挥应有的效力。
因此, 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凉水浸泡0.5~1小时,使中药变软。煎煮时随着水温逐渐增高,组织内高浓度的溶液就会向组织外扩散,中药进一步膨胀,细胞破裂。这样就可使有效成分全部溶解在水中从而保证了汤剂的药效。汤剂用水量直接影响煎药质量。
古代煎药一升水是现在的5升,也就是3斤水。古代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5公斤;一升为十合,每合重150克。此外,古以六斛四斗为一钟,一说八斛为一钟,又谓十斛为一钟。中医里的一钟应该是一升。
在古代,一升水的容量相当于现在的5升,大约是3斤水。古代的计量单位中,一斗等于十升,每升的重量大约是5公斤;一升又等于十合,每合的重量约为150克。另外,古代的计量方式中,六斛四斗等于一钟,或者说是八斛等于一钟,又或者是十斛等于一钟。在中医学中,一钟通常指的是一升。
容积(古代单位叫【莽嘉量】,清代叫【营造尺】)隋唐时期1升=594ml(折合现代公制)。各时期度量衡数据不同。 在古代医药典籍中有取类比象作药用量。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按过去的一一升是5千克。也就是5市斤。过去运算的方法是一石等于500斤。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50斤。一斗等于10L。一升等于五斤。整个运算方法就是这样运算的。
斤水。本草纲目中一升水为200毫升,3升水为600毫升。600毫升水是2斤。通常说水的密度是1×1000kg/m3,所以600毫升=600克=2斤。《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 ml)。
关于煎一升中药,以及煎中药多少量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医生代煎的中药怎么储存好
下一篇
月经提前用啥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