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怎样看懂中药处方字体,以及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书写规范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火香,是“藿香”的不规范写法。藿香,既可治疗胃病,又常用于治疗鼻炎。比如治疗鼻炎的中成药,就有“藿胆丸”。寸冬,是“麦冬”的别名。焦三仙,指炒焦的麦芽、神曲、山楂。“焦三仙3g”,指上述三种药物各3克。黄耆,是“黄芪”的别名。黄芪,既可以补脾气,还可以固肺卫。
岗梅根,是地方性中草药,不是常用中草药。娄壳,是瓜蒌壳的不规范简称。该药的规范名是“瓜蒌皮”。连召,是连翘的别名。牛子,是牛蒡子的别名。艮花,这是不规范的简笔字。应是银花。规范名称是“金银花”。公英,指蒲公英。另,不论开这张处方的是专家还是所谓的老中医。
写在中药处方药名前的字常有生、炒、炙、煅等。生 指此中药可直接使用。炒 指某种药经过清炒或加固体佐料炒到一定程度。炙 指药物加液体辅料拌炒,有降低毒性、提高疗效、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等作用。常用辅料有酒、醋、蜂蜜等。
从左向右):党参五钱,白术四钱,黄芪一两,归身五钱,伏神五钱,远志五钱,木香二钱,元肉四钱,菖补二钱,龙齿三钱,龟板一两,奚草二钱,韮白三钱,枣仁一两,桂技两半,麦冬五钱。
白术、地榆、大枣、菟丝子、覆盆子、白芍、川穹、熟地、丹参、川楝、--、云苓、山药、首乌、山豆子、吴茱萸、--、--、杭菊、桔皮、龙胆草、萆薢、黄芩、知母、黄柏、双花、连翘(召)、蒲公英、地丁,-- 凉血活血,清肝利胆,补肾止遗、清热解毒。
组方分析:黄芩、苦参、黄柏、虎杖清热除湿,当归、生地、茜草养血活血,石膏、生地配伍又可清热凉血,大黄、穿心莲清热解毒,石斛、麦冬、乌梅、生地养阴生津,苡仁、赤小豆、山药、白术健脾渗湿,菟丝子、枸杞补肾,与乌梅合用可收敛固涩,治疗尿多。
这个处方,书写得确实比较随意,潦草了些。但 还算是较为规范的行草字体。
你好。这样复写的处方看不清楚啊,能看清楚几个算几个吧。写的是:白鲜皮,大力子,地骨皮,?,黄柏,苦参,地骨龙,?,?,公英,大头花,?,桑白皮,杷叶,?,炒白果,荆防,?,?,?、黄芩。?是看不出来的。
党参 20g,云苓10g, 白术15g,扁豆30g,陈皮15g,山药30g,莲子20g,砂仁15g,佛手15g,瓜蒌20g,柏子仁20g,郁李仁30g,枳实20g,木香10g,当归30g,白芍20g,大黄15g(后下) 生姜3片、大枣3枚。备注:这些字虽然潦草,但药店的售货员是一定能看懂的,不用担心。
字不难认:淫羊藿13g,牛膝12g,巴戟天12g,杜仲12g,五味子10g,仙茅10g,白术12g,沙苑子12g,破故纸12g,砂仁8g,熟地18g,淮山药15g,地肤子8g,寄生13g,鹿角胶12g,云苓12g,车前子10g,黄芪15g,菟丝子15g,党参12g,续断12g,青陈皮(各)12g,覆盆子12g。10付。玄驹胶囊3盒。
凡是字迹潦草不清晰的处方都不是规范处方,扔掉即可。
火麻仁6 枳壳6 麦芽15 北杏10 甘草3 旦花6 郁李仁6 槟榔6 木棉花10 冬瓜仁10 ——— 药量单位为“克”。主要功效是 清热凉血解毒、理气通便、开胃消食。通俗的说,这孩子胃里火气大,有便秘、大便干。并由此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好。
没关系的,你看不懂不要紧,只要药房的人看的懂就行了,他们能把你的药抓的准确无比,因为早就练出了看懂医生字的本事了,你要是不放心医院药房代煎的,可以去外面的药房去抓药自己回家煎药,而且外面的药房抓药的师傅,同样看得懂,你可以让他们给你说明一下。
我给翻译点评一下:鹿角胶(另冲)10g 大熟地12g 枸杞子15g 独活9g 桑寄生12g 川断15g 千年健12g 杜仲15g 景天三七15g 仙灵脾15g 生甘草15g 鸡血藤18g 地鳖虫10g 酒桑枝片15g 寻骨风12g 透骨草15g 煅自燃铜10g 炒白芥子6g 鹿衔草15g 香加皮10g 拾贰付。
火麻仁6 枳壳6 麦芽15 北杏10 甘草3 旦花6 郁李仁6 槟榔6 木棉花10 冬瓜仁10 ——— 药量单位为“克”。主要功效是 清热凉血解毒、理气通便、开胃消食。通俗的说,这孩子胃里火气大,有便秘、大便干。并由此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好。
1、图一,第一和最后一味分别是:忍冬花,透骨草。图二,石决明,杜仲,车前子,泽泻,白芍,羌活。其他的字看不清楚。建议你,问医师或者是药师吧。
2、字不难认:淫羊藿13g,牛膝12g,巴戟天12g,杜仲12g,五味子10g,仙茅10g,白术12g,沙苑子12g,破故纸12g,砂仁8g,熟地18g,淮山药15g,地肤子8g,寄生13g,鹿角胶12g,云苓12g,车前子10g,黄芪15g,菟丝子15g,党参12g,续断12g,青陈皮(各)12g,覆盆子12g。10付。玄驹胶囊3盒。
3、五味(五味子)15克、 泽下(泽泻)15克、白术15 克 龙牡(龙骨、牡蛎)各30克 、香附15克、甘草10克 此方主要功效益气健脾、清热渗湿、固肠止泻,用于脾虚便溏。
4、当 归 30g 赤白芍(各) 20g 鸡血藤 30g 川续断 20g 独 活 30g 五加皮 15g 炙甘草 10g 红 花 10g 红 枣 30g 那个 独活 我是从全方组成来看——猜的,处方医生可能是写的玉活,玉活就是独活。第一个是制川乌,确凿无疑,别人云亦云的认作党参了。
5、看了好久,总算看出来了。这是杞菊地黄方的加减。
6、这个处方,书写得确实比较随意,潦草了些。但 还算是较为规范的行草字体。
关于怎样看懂中药处方字体,以及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书写规范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煎中药是否要洗
下一篇
挫伤性肺炎中药医治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