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伤正气中药调理处方,其中也会对伤了正气吃什么中成药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1、葛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达到生津止渴、止泻痢之功。以此解肌发汗,风寒、风热表证均宜(风热上扰也是清阳不升的坏处之一哦)。升麻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达到升阳举陷之功,又清热解毒。也就是说,葛根偏于主外,升麻偏于主内。共同成长,共同升清,合作共赢。祛风胜湿之霸:羌活。
2、黄芪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素有“东北小人参”之称,为补中益气之要药。其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补脾益气之中并能升举阳气,且可外达肌表,固护卫阳,以固表止汗。通过补气以生血、生津,又能鼓舞正气以托毒生肌,温运阳气以利水消肿。黄芪,甘,微温。入脾、肺经。
3、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4、药物中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之滋味,不同的药味,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此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与涩功效相似,不另立淡涩,仍以五味为主。
5、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根据查询大众养生网***显示。黄芪:补气升阳,行滞通痹;桂枝:解肌散寒,温经通脉;芍药:散瘀通络、柔肝止痛。张仲景止麻方,只用五味药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化解全身麻。用法: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1、莲子 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很多本草著作中都认为莲子可以延年益寿,擅长健脾补肾、养心安神、止泻固精、抗衰老。五味子 ,五味俱全,兼具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可以敛肺、收汗、滋肾涩精、益气生津,五脏同补。
2、延年益寿的药方2 延年益寿的药方 黄芪 黄芪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本品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补益五脏。久服可壮骨强身,治诸气虚。清宫廷保健,多用黄芪补中气,益荣血。
3、当归中医认为,当归味甘而厚,甘入脾,厚养血,具有补血的功效。《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补血中之圣药也。”由此可见,当归的补血效果可见一斑。黄芪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
4、善用药膳调理 中草药里边人参、黄芪是最主要的补气药。人参性温,味甘微苦,是众所周知的补气食物,也是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医书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可见人参能大补元气,气虚的人食用人参补气效果很好。
大桂姜汤 [主治]温阳散寒,泻结行气止痛。[处方]大黄海12克,肉桂10克,干姜10克。[用法]水煎,大黄后下,温取,2日1剂。(2)蒲黄煎 [主治]行气活血,温经止痛。适用于行经小腹疼痛而冷,按之痛甚,经水量少,色暗有块。
正柴胡饮 [主治]外感风寒轻症。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处方]柴胡9克、防风3克、陈皮5克、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3片。[用法]水煎温服。水一盅半,煎七八分。
生姜半夏汤加味 [主治]温中补虚。[处方]生姜15克,半夏12克,干姜12克,人参12克,甘草l0克,大枣4枚,黄岑3克,黄连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温运中宫汤 [主治]温中行气。
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 [主治]胸痛彻背,受寒则甚,畏寒肢冷。舌质白滑,脉沉细。辛温通阳,开痹散寒。[处方]瓜蒌仁15克,薤白12克,枳实10克,桂枝12克,熟附子10克,丹参15克,檀香9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2)瓜蒌丹参汤 [主治]温阳补气,活血通脉。
1、胃痛灵 [主治]寒凝所致的胃痛。[处方]诃子、高良姜、厚朴、干姜、茯苓、甘草、草果、陈皮、延胡索、制香附、炒神曲、炒麦芽各等份。[用法]制成散剂,每次3克,温开水冲服。(7)香砂六君子 [主治]胃寒疼痛。
2、[方剂]温胃汤:炙黄芪、桂枝、良姜(或干姜)、炒白芍、党参、炒白术、砂仁、木香、吴芋、陈皮、炙甘草、饴糖、生姜、大枣。
3、良附丸 [处方]高良姜、香附(醋制)。[主治]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用法]口服,1次3~6克,1日2次。(2)附子理中丸 [处方]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1、白术散 [主治]人参、白术为主药,健脾益气,以葛根益气生津,藿香、木香芳香醒脾,行气而健胃,茯苓健脾利湿,甘草益气。对于有阴津损伤之基础,而见脾胃气虚之消渴,颇为贴切。[处方]人参1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炙甘草3克,藿香10克,葛根20克,木香6克。[用法]制成散剂或水丸。
2、陈皮半夏汤 [主治]健脾益胃,补气。[处方]陈皮、半夏各1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苍术各10克,砂仁8克(研末,冲入药汤内服),木香7克,扁豆10克,山药12克,甘草7克。[用法]水煎服,1剂分2次服。(2)骨脂豆蔻汤 [主治]健脾温胃。
3、锅焦丸 [主治]健脾消食。[处方]锅焦150克(炒黄)、神曲12克(炒),砂仁160克(炒),山楂120克(蒸),莲肉120克(去心),鸡内金30克(炒)。[用法]共为细末,加白糖、米粉和匀,焙作饼用。每次服6克。(2)人参汤 [主治]益气养胃。
4、【中药处方】(1)白术散 [主治]人参、白术为主药,健脾益气,以葛根益气生津,藿香、木香芳香醒脾,行气而健胃,茯苓健脾利湿,甘草益气。对于有阴津损伤之基础,而见脾胃气虚之消渴,颇为贴切。[处方]人参1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炙甘草3克,藿香10克,葛根20克,木香6克。
1、治感冒病歌诀 感冒风池补合谷,太阳大椎泻复溜,鼻塞迎香上星加,尺泽咳嗽二商喉。治咳喘歌诀 治咳肺俞加中府,内关尺泽三里伍,哮喘天突膻中刺,痰多丰隆与合谷。治胃肠病歌诀 胃肠之病俞募全,三里巨虚加内关,腹泻隔奏灸神阙,酸多公孙并行间。
2、中药歌诀顺口溜有性能歌、四气歌、五味歌、六陈歌、七情歌等。性能歌 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四气歌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此为纲。
3、五输穴 (井荥输原经合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4、针灸歌诀: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胁肋腿痛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
5、针灸必背歌诀如下:五输穴歌:肺经少商鱼际衔,太渊经渠尺泽连。大肠商阳与二间,三间阳溪曲池章。胃经厉兑内庭随,陷谷解溪足三里。脾经隐白大都连,太白商丘阴陵泉。心经少冲少府邻,神门灵道少海寻。小肠少泽前谷续,后溪阳谷小海依。膀胱至阴通谷从,束骨昆仑与委中。
关于伤正气中药调理处方和伤了正气吃什么中成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伤了正气吃什么中成药、伤正气中药调理处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