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好,脾肾气虚型。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细无力,尺脉弱。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调经。 方药: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
2、方解:本方用四物汤养血活血调经,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炒蒲黄、五灵脂、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加减法:月经量多者去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加田七末3克冲、血余炭10克、赤石脂20克以收涩祛瘀止血,月经后期未至者,去炒蒲黄、五灵脂,加丹参20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以活血养血调经。
3、主治月经超期。 当归、桑寄生各12克,狗脊、香附、丹参、白芍、益母草、葫芦巴、元胡、失笑散各9克,炮姜、艾叶各4.5克,砂糖为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月经提前。 月经不调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名】血府逐瘀汤。
4、主治月经不调中药方?药物有:补气、养血、活血化淤,清热止血的治疗,常用的方子比方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以用一些中成药如宫血凝、云南白药这些止血的药物,中药的治疗像两地汤、清经散、固本止崩汤等止血药都可以使用。
5、月经提前是月经不调的一个症状。中医认为,月经能否正常来潮,与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关系最大。中医在治疗女性的月经问题上有着很多方法,其中像益母草等都是常见的调理月经的中草药。那么月经提前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月经提前的中医治疗方法 脾肾气虚型。
6、驱“寒”药NO.1:艾附暖宫丸 推荐指数:★★★ 选用理由:艾附暖宫丸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黄芪、肉桂、红花、艾叶、香附等药材组成,温经散寒 的能力较强,是治疗妇科虚寒症的良药,属于女性“***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症状,如痛经、小腹胀痛、宫冷 不孕等问题,都可选该药。
玄胡益母草党参乌鸡汤 取乌鸡1只,玄胡10克,益母草20克,党参20克,枸杞10克,生姜3片,盐适量。将乌鸡与姜片一同焯水后,捞出乌鸡,洗净备用。锅中加水烧开,加入玄胡、益母草、党参煮10分钟,再加入乌鸡一起煮30分钟。最后放入枸杞煮3分钟,放少许盐调味。
祖国医学亦称“痛经”又名“月水来腹痛”、“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痛经”范畴,亦称“经行腹痛”。 【方一】调肝汤 【出处】《傅青主女科》卷上 【组成】山药15克(炒),阿胶9克(白面炒),当归9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山萸肉9克(蒸熟),巴戟3克(盐水浸),甘草3克。
韩百灵:温肾扶阳汤,治胞中虚寒型痛经,妇女经期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色清稀,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尿频,白带***,面色淡白,舌质淡润,脉象沉缓无力。
1、你好,脾肾气虚型。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细无力,尺脉弱。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调经。 方药: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
2、加减法:正值经期量多,去当归,加阿胶12克另溶、乌贼骨12克、金樱子30克、艾叶用炭以止血。经期延长,日久不断,加炒蒲黄10克、益母草30克以祛瘀止血。纳呆食少,加淮山药20克、砂仁9克后下、陈皮6克以行气健脾胃。若月经后期未至加巴戟9克、牛膝12克、鸡血藤30克、川芎10克以通经。
3、经期延长,经量少,色黯红,有血块,小腹胀痛,苔薄白、脉弦细,治宜理气活血调经。药用:木香、郁金、益母、艾叶、当归、熟地、柴胡。调经的相关注意事项 月经不调治疗的平时注意事项 请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血循,并可减少服药时间。
4、主治月经不调中药方?药物有:补气、养血、活血化淤,清热止血的治疗,常用的方子比方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以用一些中成药如宫血凝、云南白药这些止血的药物,中药的治疗像两地汤、清经散、固本止崩汤等止血药都可以使用。
1、治宜清热凉血,可服固经丸、清经散胶囊等。月经不调属血虚型的,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
2、使用妇良方调温贴调理,能够凝神静气,补肾养虚,平衡阴阳,帮助机体功能恢复正常运转,并能改善内外环境,对调理人体平衡,月经不调有着专业的功效。乌贼汤,龙眼蛋汤,当归羊肉火锅和韭菜炒羊肝都是非常不错的调理月经的食物。
3、用法: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把当归、红花、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后端出,调味后即可食用。功效:养血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淤滞的月经不调,其主要症状有经前腹痛、经行量少、腰酸腿痛、面色苍白、心悸眩晕、时有血块,或月经渐少甚至闭经等。
定坤丹 定坤丹,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功能主治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7克,一日2次;或遵医嘱。注意事项 忌生冷油腻及***性食物。伤风感冒时停服。
益母草颗粒是女性调经的好帮手,但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如有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等困扰,不妨试试益母草颗粒。但务必注意,并非***适用,特别是脾胃虚弱者和孕妇需特别小心!孕妇需特别小心益母草虽然对治疗产后腹痛有显著效果,但如果你不幸患上盆腔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单靠益母草颗粒是远远不够的。
药店常卖的有:乌鸡白风丸,丹桅逍遥丸,如果你是大量的放血,那么就是崩漏,病态的经血是气虚不能摄血,人常常很容易疲劳,饮食减少,少气无力的临床表现,用当归九克.芍药十五克,肉桂十克.茱萸十五克,川芎九克.干姜九克.制半夏.丹皮十二克.麦冬十二克.人参九克,炙甘草七克,阿胶十克。
可选用的中成药 1.血热型:(1)丹栀追遥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2)加味逍遥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3)调经益母丸:每次20一30粒,一日3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4)丸制大黄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 或温黄酒送服。未成年女子可酌服l/2丸。
关于月经不调中药处方大全咋治和月经不调中药验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月经不调中药验方、月经不调中药处方大全咋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熬中药之前用什么水泡
下一篇
电动煎药壶如何煎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