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处方 > 正文

受凉拉肚子中药方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受凉腹痛腹泻中药处方,以及受凉拉肚子中药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腹痛中药方剂》

处方:神曲10g焦山楂20g焦麦芽15g茯苓10g姜半夏10g陈皮10g连翘10g菜菔子10g 用法:水煎二次分服,日一剂。[第四方]主治:胆郁腹痛,右上腹痛,连到右肩背部,重时绞痛。

【中药处方】(1)枳壳汤 [主治]行气消胀,胸腹胀满,窜痛,肠中充气。[处方]枳壳12克,厚朴9克,木香9克,砂仁9克,莱菔子6克,佛手9克,白术9克,神曲9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受凉拉肚子中药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药处方】(1)大桂姜汤 [主治]温阳散寒,泻结行气止痛。[处方]大黄海12克,肉桂10克,干姜10克。[用法]水煎,大黄后下,温取,2日1剂。(2)蒲黄煎 [主治]行气活血,温经止痛。

【中药处方】(1)生姜半夏汤加味 [主治]温中补虚。[处方]生姜15克,半夏12克,干姜12克,人参12克,甘草l0克,大枣4枚,黄岑3克,黄连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温运中宫汤 [主治]温中行气。

治疗中虚脏寒腹痛有哪些中药处方?

1、配干姜,治胃痛、心悸。配巴戟天、葫芦巴,治肾阳虚心悸、水肿。配熟地黄、麻黄、益母草,治阴疽以及寒入厥少二阴诸证。配牛膝、丹参、泽泻等,以降血压。配葶苈子等,治心悸、喘急,效佳。

 受凉拉肚子中药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白芍当归木香汤 [主治]腹痛、腹泻,下痢脓血,黏液,呈暗红色果酱样,腐败恶臭,***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3、治疗里寒,常用温里药,可分为温中散寒药、温肾回阳药、暖肝散寒药和温肺化饮药4类。①温中散寒药。主要用于寒邪内侵、阳气被困,或脾阳不足、寒自内生,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泻痢等脏寒证。

4、[处方]当归、白芷、乌药、小茴香、八角茴香、木香等。 [主治]温里散寒,行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少腹冷痛,脘腹痞满,大便溏泻。 [用法]外用,加温软化,贴于脐上。孕妇禁用。

小儿腹泻贴肚脐的中药配方

1、主要成分有丁香、肉桂、荜茇。丁桂儿脐贴由天然植物丁香、肉桂、荜茇等具有“药食同源”的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研制而成的外用治疗腹泻的贴剂,透皮吸收简单方便快捷有效。

2、丁桂儿脐贴能够健脾温中、散寒止泻,它是一种外用贴剂,一般贴到肚脐部位,使用很方便,效果很明显。贴到肚脐部位,每次贴一贴,24个小时换一次药,多喝水。4个小时之后,孩子腹泻、腹痛的症状就能有所缓解。

3、丁桂儿脐贴是由天然植物丁香,肉桂,荜茇等具有“药食同源”的中药中提取有效成份的外用治疗腹泻的贴剂。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 丁香为桃金娘科。

一旦吃了微凉的水果及其他食物,就腹痛腹泻吃什么中成药好

1、四神丸固肠止泻 该药是由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红枣所组成。

2、除了制酸剂,抗生素、奎尼丁、秋水仙素(抗痛风药)等药也可能引起腹泻。如果你怀疑这些药物或其他药物使你腹泻,应向你的医师询问。 ●顺其自然 许多人喜欢用果胶、嗜酸菌、角豆粉、大麦、香蕉、瑞土于酪及各式各样的奇特食物来治疗拉肚。

3、受寒腹泻:吃了寒凉的水果,饮料等引起腹泻,腹痛不适,大便水样等,可选用中成药霍香正气丸,不适合吃药的,可以把这个丸塞进肚脐里。还可以选用中医外治艾灸神阙穴(即肚脐)一天两次,一次15-20分钟。

4、问题分析: 会员朋友:您端午节好!欢迎咨询。关于您“ 吃水果早四点就拉稀大便,但肚子不痛 ”的问题,它是这样的:拉稀,不如西药。

5、脾胃虚寒。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不敢吃凉的,有时候稍有不注意。吃不好,就容易腹泻。可以从健脾利湿进行补,可以吃参苓白术丸。平时也可多食茯苓,白术,山药。或是干姜肉桂泡水饮用,都有缓解腹泻的功放。

治疗寒邪内阻腹痛有哪些中药处方?

1、气机郁滞之腹痛治疗当用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法治疗,当选柴胡疏肝散;寒邪内阻之腹痛治疗当以温里散寒,当选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蒲黄煎 [主治]行气活血,温经止痛。适用于行经小腹疼痛而冷,按之痛甚,经水量少,色暗有块。

3、【中医治法】[主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常方]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处方]良姜9克,香附子12克,乌药6克,干姜4克,紫苏6克,陈皮9克。[方义]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

4、温运中宫汤 [主治]温中行气。[处方]党参12克,干姜5克,炙甘草5克,广木香6克,炒砂仁6克,法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9克,乌药15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关于受凉腹痛腹泻中药处方,以及受凉拉肚子中药方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